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唐五代、宋代笔记小说里以李白为主人公的故事及故事当中的李白形象,通过对这些故事及李白形象的收集整理、归纳研究、对比分析,来探究唐宋时期李白故事和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丰富李白接受研究,并由此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型态和士人心理的差异,及小说文体的特征。文章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唐五代以李白为主人公的笔记小说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梳理了唐五代笔记小说里的李白故事并列出直观详细的表格,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李白故事数量最多的是反映李白才华横溢、醉酒沉饮、风流爱美、傲岸张扬、访道得仙这五个主题。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故事有着以下特点:首先,主题多样,几乎涵盖李白一生;其次,这些笔记小说中的李白故事大量地影响到记载李白的正史、碑碣及诗文序;第三,文学性与真实性“兼顾”,虚构与真实的界线被刻意模糊;第四,故事塑造的都是完美仙化的李白形象,理想化色彩重。第三部分,这一时期的李白形象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天才李白、一个被象征化了的酒圣李白、一个已经从现世人间走向理想仙界的神仙李白,总体上都是积极正面的、完美的近乎于仙或是已经成神仙的形象,没有一个故事与这个特点唱反调。唐五代人对李白故事的流传及李白形象的塑造具有首创和定型的作用。所以唐五代时期的笔记小说故事对李白形象的塑造,在李白接受研究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对宋代以李白为主人公的笔记小说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归纳整理了宋代笔记小说里的李白故事并列出表格,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宋代的李白故事除了大量继承于前代的之外,数量分布上最多的主要是生平经历主题、神仙传说主题、交友主题和气质豪放主题。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研究,并且结合两宋笔记小说发展之特点可以发现,两宋之际李白题材的笔记小说,除了具有一般笔记小说故事言志怪神奇、名人轶事、传说趣闻等随意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些与唐五代的李白故事不同的新特点:比如,其一,带有评述性质的故事增多,反思性强;其二,在众多评论性的故事当中,诗评类的笔记小说数量多;其三,考辨类的故事增多,史料性强。这些故事在内容及价值上突出地体现了宋代文人喜评诗文、理论发展、文献史料意识较强的理性化特点。显示出宋代的笔记小说进一步同志怪、传奇小说相分离的趋势。第三部分,这一时期的李白形象总体上来说依然才华横溢、狂放桀骜,诗人的谪仙形象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但更像一个意气风发的世外高人。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李白身上出现了很多平凡人都会有的缺点,甚至出现了对诗人负面的评价,让这一时期的李白形象出现了明显的瑕疵而变得不再完美,虽说不能说李白形象完全由神仙转变为人,但也明显能看出神仙形象及凡人特质并存的特点。第三章是建立在前两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唐五代和宋代两个时期,笔记小说里的李白故事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第一部分,简要总结了宋代较之唐五代所没有的故事。第二部分,分别对比唐宋两个时期,主题相同本质没变,以及主题相同但本质结果有很大不同的两组李白故事,总结其变化。除了文学文体继承及传媒不发达等客观原因外,还重点从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之发展变化、文人士子的心理等角度分析原因。第三部分,梳理前两章当中李白形象的变化轨迹,总结出李白形象经历了从诗人身份到神仙形象,到神仙形象及凡人特质并存,再到成为独立的文化现象、升华成为文化符号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指出经历了唐宋两阶段的重塑、再重塑,李白不再仅仅是天才诗人形象,更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诗人李白作为个体形象也演绎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第四部分,简要叙述唐宋笔记小说里的李白故事对后世李白形象的塑造、流传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唐宋时期以李白为主人公的笔记小说,为后世所有太白故事的产生及流传提供了最原始的版本和基础,奠定了这些故事的评价趋势与发展方向,更为李白形象的认识与接受提供了依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