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修饰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CNTs)化学修饰可提高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有利于其性能的发挥,进一步扩大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论文采用聚合物及β-环糊精(β-CD)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进行化学修饰,并将β-CD功能化的SWCNTs用于修饰玻碳电极(GCE),修饰后的GCE用来研究某些生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它们的分析检测方法。聚合物共价修饰SWCNTs。通过混酸对SWCNTs氧化后与乙二醇反应得到羟基修饰的SWCNTs,然后再与丙烯酰氯反应,从而将可聚合双键基团引入到SWCNTs表面,得到乙烯基修饰的SWCNTs;接着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到SWCNTs表面。详细研究了预乳化时间对表面接枝聚合物含量高低的影响。溶解度实验显示聚合物共价修饰后增强了SWCNTs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合物修饰的SWCNTs进行了结构分析。Raman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共价接枝到SWCNTs表面,TEM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存在于SWCNTs的侧壁和开口端。热失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SWCNTs表面接枝聚合物含量随着预乳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β-CD功能化SWCNTs修饰GCE及其在电化学中应用研究。先采用混酸氧化SWCNTs,表面产生的羧基进一步转化为酰氯,然后与氨基化的β-CD反应,从而在SWCNTs表面引入β-CD,并将β-CD共价键修饰的SWCNTs用于修饰GCE。以抗坏血酸(AA)、尿酸(UA)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伏安(CA)法对AA、UA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具体考查了溶液pH值,扫描速率,底物浓度及干扰离子等实验条件改变对AA、UA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较裸GCE,β-CD共价键修饰SWCNTs改性的GCE结合了SWCNTs优良的电化学催化性能及β-CD对某些客体化合物的包结能力,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β-CD非共价键分散SWCNTs修饰GCE相比,该方法可克服高浓度β-CD在CNTs表面形成膜阻碍电活性底物在电极表面扩散的缺点,提高分析电极的灵敏度,降低了电化学电位。
其他文献
低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能量转化装置,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效率和高成本,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商业化应用。因此,如何更好地降低贵金属用量,提高贵金属的催化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发展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合成策略,成功地在石墨烯以及WC/石墨烯上构筑了小尺寸和高分散性的贵金属Pd纳米粒子,进一步提高了贵金属的催化效率,在燃料电池中具有重要的
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初中音乐课程开展与从前相比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初中音乐教师以及相关领导逐步意识到音乐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等不同于块体材料和原子或分子的介观性质,加之具有导电性和完整的表面结构,可作为优良的电极材料。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