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方式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05年5月至11月,在宁夏盐池县四墩子基点荒漠草原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荒漠草原植被、土壤和放牧滩羊的影响,另外还对荒漠草原在不同放牧方式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 ①草地植物群落盖度、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六轮与其他放牧方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②对不同放牧方式下不同土层根系生长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放牧方式,根系生长量均表现为0-10cm>10-20cm>20-30cm,即表层根系分布较多。 ③0-30cm土壤含水量四轮、六轮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和二轮(p<0.05),但四轮、六轮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的来说,土壤各层含水量均以六轮最大。 无论何种放牧方式,土壤各层含水量均是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增加。 ④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刚好相反,即六区轮牧容重显著小于自由放牧方式(p<0.05)。自由放牧各层容重均较大,六轮最小。 ⑤羊只体重各放牧方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个生长季的数据表明六区轮牧繁殖率最高,以四轮羊只体重最大,自由放牧最小。 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荒漠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下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为:四区轮牧和六区轮牧为健康草地,自由放牧与二区轮牧为亚健康草地。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三个试验研究了鸸鹋对日粮纤维的消化、粗蛋白或能量的利用(代谢)及日粮中适宜纤维、粗蛋白和能量需要量的参考值。 试验一 鸸鹋与火鸡和公鸡对纤维、粗蛋白、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