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2在重型肝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重型肝炎病人分别经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结合综合基础疗法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肝功能及临床表现的变化,探讨IL-12的变化在重型肝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两组,血浆置换+综合基础治疗组22例;血液滤过+综合基础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仅接受综合基础治疗。结果 血浆置换+组合基础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明显下降,白蛋白、胆碱酯酶明显升高,置换后血清IL-12与置换液含量之和明显高于置换前血清IL-12含量(P<0.05)。治疗5天后,血清IL-12水平逐渐升高,达386.30±27.00 pgul-1,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白介素12上升与总胆红素下降呈负相关,r=-0.64;与白蛋白、胆碱酯酶上升呈正相关,r=0.71。血液滤过后血清IL-12明显升高,肝功能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IL-12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 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与血液滤过)可使血清IL-12升高,血清IL-12升高同肝功能改善、临床表现的好转密切相关。提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的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价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阿拉尔市原有道路结构已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增长需要,该市多条道路需要进行改建和翻修,交通轴载是路面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阿拉尔市各条主要道路进行交
对于传统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抽象同一性思维方式及其困境,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予以了深刻的批判。然而,由于黑格尔和马克思对此选取了不同的路径——前者是通过理性批判、后者是
为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免疫调节作用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病理机制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析(FCM)的方法,对活动期慢性乙型肝炎(CH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在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开发企业融资渠道少,未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住房信贷形式单一、结构与地域分布不平衡;房地产金融市场结构单一、
尽管警务信息化已作为全国公安机关的“三项建设”之首而得到强力推进,但由于其存在着结构性的“建”“用”冲突,警务信息化建设处于困境的旋涡。新加坡电子政务的成功提示我
作为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社会建构论主张知识是建构的,是处于特定文化历史中的人们互动和协商的结果。这样的思维对传统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引领着社会
本研究应用微生物16S rRNA-DGGE和T-RFLP技术,结合环境参数,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南海九龙甲烷礁附近973-4柱状样沉积物中3个层位12个不同深度(表层20 cm至382 cm,中层55
ZPW-2000型移频自动闭塞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段空闲及列车占用检查、向车载设备信息的传输均由该设备完成。作为我国铁路广泛推广的自动闭塞制式,良好、优化的
当今人们对整个消费行为的要求,逐渐从价格为准转化为以品质内涵为准。同时,随着茶楼设计装饰理论不断提升,人们设计水平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消费者对整个设计活动的水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