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ngy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大必须有强有力的金融为后盾与支持。 我国银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其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会面临来自国外竞争者强有力的竞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其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银行业的竞争能力。目前,研究银行竞争力的文章多限于国内银行同国外银行的比较分析,而很少关注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竞争力的大小。 本文通过对银行竞争力基本理论进行回顾,介绍了目前国际和国内关于银行竞争力的主要研究成果,给出银行竞争力的定义以及银行竞争力与银行效绩评价的关系,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现状,考虑到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以及当地金融环境的关系,文中也提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二级分行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在对理论回顾和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某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框架、层次、指标及权重设置,根据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制订相应反映流动能力、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其它共五方面能力的指标。重点介绍各种具体评价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如何得到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和评价基准,较科学、准确地描述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竞争力的现实状况,为上级行制定政策提供思路,促进相应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帮助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竞争力。然后通过案例分析——二级分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利用上述的指标体系对某二级分行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提高该银行的竞争力提出建议。强调在实践中应逐步完替该指标体系。
其他文献
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当前我国虽还处在管制利率时期,但利率风险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来自于内外部两种因素,其中外部的体制性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的
从全球来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史实际上也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兴衰史。从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近来兴起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些主要中介目标的更替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折射出全
欧洲各国经过几十年的共同的努力,建立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欧洲经济及货币联盟。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在1999年1月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欧洲货币联盟已成功运行三载多,欧元纸币今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资源开采过度、人口大量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大量温室气
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直接关系到准教师入职前的素养,本文从准教师——师范生的角度入手,运用调查和访谈方法,获得不同院系、不同年级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评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