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JS-1~T发酵优化与诱变选育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是对链霉菌JS-1T进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菌株进行诱变选育高产发酵活性物质的菌株。以拮抗病原菌有害疣孢霉0011作为指示菌,打孔法测得的JS-1T发酵液对疣孢霉的抑菌直径作为响应值。(1)利用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法结合,对菌株JS-1T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碳源、氮源和各种无机盐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然后通过PB实验设计筛选出酵母粉、NaCl、K2HPO4为主要因素,且均呈正效应。然后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得到中心点的浓度分别为酵母粉1.5%、NaC1 0.115%、K2HPO40.005%。最后通过对中心组合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对方程求偏导得出的最大坐标值即为各主要因素浓度,最终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 7.5%、酵母粉 1.7%、NaCl 1.1%、K2HPO4 0.1‰、CaCO30.02%、MgSO4 0.02%,发酵液抗菌活性较基础培养基提高55.5%。(2)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结合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菌株摇瓶发酵的适宜种龄为96h、pH6.5-7.5、、装液量70mL/250m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8℃,然后经L9(34)正交实验可知,四种重要因素对发酵产抗菌活性物质影响的强弱顺序为:转速>接种量>温度>pH,且各条件的最佳组合为pH7.0、转速200r/min、温度28℃、接种量为10%,经验证用此发酵条件组合发酵链霉菌JS-1T,其发酵液抑菌圈平均直径可达3.47cm,抗菌活性较优化前提高约11.58%。(3)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经酸碱、加热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发现,发酵液对酸碱的耐受力比较强,并且具有较好的对热和对紫外照射的稳定性。(4)以链霉菌JS-1T的摇瓶发酵为基础,进行了发酵过程由摇瓶到5L发酵罐的放大,考察了链霉菌JS-1T在SL发酵罐中的代谢特性,包括发酵过程中的pH、糖代谢、生物量、溶氧、发酵液抗菌活性等,明确了菌株发酵过程中底物消耗与菌量的关系,以及与发酵液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罐发酵较摇瓶发酵更利于生物量的积累;菌株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属生长偶联型。(5)通过紫外先诱变、琼脂块初筛和摇瓶复筛得到发酵液抗菌活性较强的菌株A,然后通过EMS诱变、初筛和复筛得到高产菌株A1、A2和A7,摇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分别提高至3.58cm、3.82cm和3.77cm,发酵液抗菌活性较出发菌株(1.96cm)分别提高 82.65%、94.9%、92.35%。
其他文献
高性能纤维是我国国防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在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是该类材料大多存在耐紫外老化性能差的缺点。因此,
目的探讨丙谷胺-去甲茴三硫缩合物是否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及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和NF-кB信号通路有关
水稻是世界人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传统的育种方法提高水稻产量已很难再有巨大突破。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机构已经陆续开展转C4基因水稻研究。已有研究表明,转C
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合并有高血压以及糖脂代谢异常的综合征,其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关系尤为密切。临床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
中国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壮大,以其自身强大的传统性和包容性,源源不断地吸收容纳着其他领域的艺术特点和形式美感。通过结合传统的技法展现现代的生活美,尝试在工笔画中融入平面设计元素,是现代画家表现画面的主要艺术手法。本文以笔者的工笔画创作《生活之美》为例,论述在工笔画中融入平面设计元素的感悟。
本论文主要对链霉菌Js-1T菌株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鉴定,代谢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测定。对链霉菌Js-1T代谢产物性质测定结
青贮原料中乳酸菌的种类、数量及活性是影响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重要因素,早期的研究发现在西藏青贮饲料生产中,添加商品乳酸菌制剂未能有效地改善当地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可
Gpr168 又名 Mas related GPR family member F(MRGPRF),是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由三段外显子构成。Gpr168在细胞内转录翻译,经修饰加工后形成包含有343个氨基酸组成的G蛋白偶
香兰素(vanillin)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化学合成香兰素虽价格低廉,但消费市场对天然香兰素更加推崇。由于从香草兰中获得的香兰素无法满足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