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飞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借贷约束的影响,对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产生的普惠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省级指标作为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指标,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4,2016,2018年三年面板数据合并构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利用三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居民借贷约束,通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三个二级指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使用深度的增强是缓解居民借贷约束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结果稳健,本文还使用工具变量法以及替换被解释变量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结果稳健可靠。本文还进一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如何影响居民借贷约束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从而缓解了居民借贷约束。之后本文继续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分有多套房的居民和无多套房的居民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无多套房的居民的借贷约束,但对有多套房的居民的借贷约束状况影响不显著;分城乡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既能缓解农村居民的借贷约束,也能缓解城镇居民的借贷约束,但是这一缓解效应对城镇居民的影响更为明显;分学历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既能缓解低学历群体的借贷约束,也能缓解高学历群体的借贷约束,但是这一缓解效应对高学历群体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