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日常交易支付的频度越来越高,这使得觉察到商机的一些企业开始介入传统的支付链条,和原处于支付结算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进行角逐,第三方支付产业悄然兴起。其一方面表现在网上支付,另一方面,体现在银行卡收单业务。第三方支付产业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无论在业务整体规模、业务运营模式,还是在业务发展方向上,已与商业银行业务范围重叠,并在多个领域形成竞争态势。通过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企业冲击了商业银行的基础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利用第三方支付企业自身积累的庞大客户优势拓展业务,使得一大批银行客户不再使用网上银行渠道,而使用第三方平台进行日常转账、汇款、支付,导致银行卡直接交易的频率降低,商业银行丧失了从特约商户那里结算的手续费。而且,第三方企业丰富的客户资源优势有利于基金、保险公司扩大销售渠道,因此他们会主动与之合作。第三方支付企业以低于商业银行的手续费价格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形成良性循环,将客户逐步从商业银行吸引到第三方企业。此外,第三方企业已开始拓展类似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存贷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的基础和主要利润来源,引起了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银行各项业务的减少直接导致了报表利润的减少,而客户的减少使得商业银行获得信息资源和交易数据资源的减少,并导致继续开展中间业务、存贷业务、投资业务等许多业务领域遭受发展瓶颈,失去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 通过SWOT对比分析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产业,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因而得出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具体措施。商业银行应审视自身不足,重视客户需求和体验,做好业务流程的简化完善并提高服务水平,从体制上改变商业银行变通性差、审批手续繁冗等问题,增加投资和私人理财方面的业务,提高客户黏性,同时,加强系统安全保障,配合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改造,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系统,维系商业银行的品牌口碑和信誉度,打造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相互的磨合中也要树立合作观念,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协作。商业银行通过借鉴第三方企业良好的经营模式,利用其广域数据和优势渠道为自身服务,依托第三方平台的优势,引进对方专业的系统设备,使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享受到他人的经验成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合作中,商业银行在学习第三方支付企业优势方面的同时,也要注意甄别研究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中,将自身发展强大,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应对第三方支付产业带来的影响,实现商业银行成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