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驱是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左右。目前,国内聚合物驱油技术主要用于中低温、中低盐常规油藏,对于高温高盐油田的应用还较少。因此,开展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对于扩大聚合物驱油技术应用范围和挖掘高温高盐油藏剩余油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为缓解当前石油供需矛盾问题做出贡献。江苏油田部分区块具有储量低、非均质性严重、地层温度高和注入水矿化度高等特点,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这些区块上的适应性需要实验数据加以判断。本文从特殊油藏开发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特殊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特点,利用理论分析和现代物理模拟方法,对江苏油田的真15等区块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在70℃条件下,对初步筛选出的6种聚合物黏度性质特征、静吸附、流动滞留特性、流变性和黏弹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6种聚合物性能的相对优劣程度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大庆抗盐”聚合物性能总体占优,并通过室内评价进一步验证“大庆抗盐”具有较好的传导能力和与Cr3+交联剂具有较好的成胶效果。同时,对所优选“大庆抗盐”聚合物及其凝胶的驱油效果和段塞组合方式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用量、浓度、段塞组合方式、注入时机和油藏非均质状况等因素对聚合物驱增油效果存在影响。对于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比较严重的区块,在化学剂费用相近条件下“调剖+聚合物驱”或“聚合物驱+调剖+聚合物驱”段塞组合方式增油效果要优于单纯聚合物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