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光电镜技术、酶学及电泳技术系统研究了兰科植物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与菌根真菌在菌根形成过程中细胞学、亚细胞学、生理及生化作用机制。 1.研究了特定浓度下3种细胞分裂素与3种生长素相互配比在金线莲组培中的作用及金线莲组培苗芽发生及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的细胞分裂素与不同的生长素相互配比诱导芽增殖效果不同,细胞分裂素对诱导芽增殖起主要作用。MS培养基中附加队与NAA诱导茎尖、茎段芽增殖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3.62倍和3.56倍。在BA+IBA的培养基上诱导茎段产生丛芽数最多(14丛)。截取芽顶部2~2.5cm转接到MS培养基中,10后天即可生根,25天成为完整苗。 2.建立了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体系,为研究内生真菌促进金线莲生长机理及金线莲栽培新方法奠定基础。菌-苗共生最适培养基为:NH4NO3825mg/L,KNO3 950mg/L,MgSO4 185mg/L,肌醇100mg/L,其它有机成分为MS培养基有机成分量的2/3,蔗糖15g/L,其它成分同MS培养基,琼脂9g/L,pH5.8。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25℃,光照150Lx,光照时间11h。 3.在共生培养体系中,从17种分离自兰科植物的真菌中,筛选出了对金线莲苗生长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的2种瘤菌根菌属真菌AR-15,AR-18。这两种真菌促进金线莲生长达显著水平,并分别比对照增重15.1%和8.3%。金线莲苗与所筛选出的2种优良菌种可长期共生。 4.研究了野生金线莲菌根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发现内生真菌定殖在金线莲根局部皮层细胞群中。野生金线莲根中造粉体结构不同于组培苗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体的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