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明确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状。2.揭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下降的可能机制。3.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情况。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74株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其中64株对替加环素不敏感(tigecycline non-susceptible A. baumannii,TNAB),10株对替加环素敏感(tigecycline susceptible A. baumannii,TSAB).1.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7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应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7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MIC。2.应用PCR扩增技术对主要外排泵基因(adeABC、adelJK、adeFGH、abeM、adeSR及adeDE)、tetX及tetXl基因进行筛选。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测定adeB、adeJ、adeG和abeM基因的表达情况。4.应用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3-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苯丙氨酰-精氨酸-p-苯胺(phenyl-arginin-β-naphthylamide, PAβN)、N-甲基吡咯烷酮[1-(1-naphthylmethyl)-piperazine, NMP]、利血平和维拉帕米对替加环素的外排泵进行抑制试验。5.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技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6.对感染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TNAB和TSAB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74株非重复菌均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的抗生素为多粘菌素。2.大部分菌株同时携带有adeABC、adelJK、adeFGH和abeM外排泵基因,1株TSAB菌株同时携带有adeABC和adeDE基因,12株(18.8%)TNAB菌株携带有tetX1基因。3.相比TSAB组菌株,TNAB组菌株的adeB、adeJ、adeG和abeM基因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高了29、3、0.7和1倍。4.外排泵抑制剂CCCP和PAβN可提高部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维拉帕米可降低部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利血平和NMP没有明显作用。5.MLST技术将74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成了18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包括8个新的ST型,其中ST208和ST191是最主要的ST型,属于克隆复合体(Clonal complex,CC)92.用PFGE技术分成了19个脉冲型。6.TNAB组患者和TSAB组患者除了最后一个月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明显的差异外,其他各项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目前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为多重耐药株,因此,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在我院是十分必要的。2.鲍曼不动杆菌能够通过高表达的AdeABC外排泵系统降低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有必要监测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3.首次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tetX1基因(18.8%),关于tetX1基因如何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4.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主要是由于CC92的出现和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