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具有易制备、低成本、高光电转换效率等特点而备受关注。DSSC主要由对电极、氧化还原电解液、光敏化剂和光阳极构成。对于对电极材料的构筑,不仅要有低廉的价格,而且要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和高稳定性。本论文以低成本的、高效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拟构筑高结晶度的小尺寸的单分散的硫化镍纳米晶;暴露高能面的硫化亚铁纳米片;硒硫化锡锌铜对电极。研究反应温度、化学组分等实验参数与对电极光电转换性能及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可控制备高结晶度的小尺寸的单分散的α相硫化镍纳米晶。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得到了结晶度不同的硫化镍,然后通过喷涂法制备成对电极,组装成DSSC。探究其催化性能与DSSC光电转换效率的关系。当反应温度为300℃时,得到了较高结晶度的NiS,它构筑的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为7.33%,接近于铂基的DSSC转换效率(7.53%)。这主要是因为高结晶度、小尺寸的硫化镍纳米晶可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利于I3-的还原。2)可控制备了暴露高能面的硫化亚铁纳米片。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得到了组分不同的硫化亚铁(FeS、Fe7S8)纳米片。光电性能测试表明:基于暴露(001)高能面的FeS纳米片对电极构筑的DSSC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为8.88%(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为9.10%),其电池效率明显高于Fe7S8纳米片(8.06%)和铂基的(7.73%)。上述结果表明暴露高能面的硫化亚铁纳米片具有出色的催化性能。3)可控制备了单分散的小尺寸硫化锡锌铜纳米粒子,然后将其硒化得到硒硫化锡锌铜,再用刮涂法制备成对电极。相比硫化锡锌铜纳米粒子对电极构筑的DSSC,基于硒硫化锡锌铜对电极构筑的DSSC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13%,接近于铂作为DSSCs对电极的效率7.62%。这归因于硒元素的引入,改变了硫化锡锌铜的晶体结构,提高了其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