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具有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等特点,是维持金融资产长期增值保值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参与了该领域。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第一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落实,以此获取飞机使用权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但是,我国飞机融资租赁业并未获得大规模发展,一方面由于融资租赁业务的专业性强、涉及资金量庞大、风险因素多等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受融资租赁业制度和产业环境不完善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航空运输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飞机融资租赁业的繁荣作好铺垫。相比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兼有融资和融物的特征,从事融资租赁的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加速折旧,延迟纳税,缩减财务费用带来的优惠;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缓解企业更新技术和设备带来的压力,降低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的难度,进而促进产业长久发展。本文详述飞机融资租赁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并以美国,爱尔兰,日本,法国几种不同融资租赁方式做比较,由此总结制约我国飞机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融资渠道单一,税收政策不完善,审批流程繁冗,法律不健全,行业协同能力不强等等。同时,使用SWOT模型,对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飞机融资租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刻的解读和剖析,对天津航空租赁产业发展经验和政策走向预期进行分析。最后,从政策支持、资金融通、行业合作、飞机制造及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具有普适性的、有助于我国飞机租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几点参考性建议,希望能促进中国飞机融资租赁业良性、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