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衰弱是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一种非特异性状态,可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状况。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随衰弱,且衰弱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获益及疾病预后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将首先系统评价衰弱对高血压预后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然后调查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衰弱老年人降压治疗的推荐意见及其证据基础,分析推荐意见的一致性,基于上述步骤构建衰弱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当前最佳证据,最后调查我国临床医护人员对最佳证据的认知及实施现状,了解证据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实施证据转化,提高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1)衰弱对高血压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umulative Index of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维普数据库共8个中英文数据库,筛选调查衰弱对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全因住院、跌伤等不良健康结局预测价值的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2)衰弱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推荐意见的横断面调查: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linical Evidence,NICE)、苏格兰学会联合指南网络(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手工检索Google学术引擎前100条记录并追踪纳入指南的参考文献。筛选包含衰弱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推荐意见的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首先,采用AGREE II和RIGHT国际标准对纳入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然后,调查指南中衰弱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相关推荐意见及其基于的证据,描述性分析推荐意见的一致性。(3)衰弱高血压患者管理证据的临床认知及实施现状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自制问卷调查分布于我国七大地理区域的13个省/直辖市共16家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及老年科医护人员,描述性分析我国临床医护人员对衰弱高血压患者管理最佳证据的认知及实施现状,明晰证据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结果(1)衰弱对高血压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共纳入6篇队列研究,包含16843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均为低到中度。Meta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状态与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HR:2.45,95%CI:2.08-2.88,P<0.00001)、全因住院(衰弱:HR:1.94,95%CI:1.17-3.24,P=0.01;衰弱前期:HR:1.54,95%CI:1.38-1.71,P<0.001)及跌伤(衰弱:HR:1.89,95%CI:1.56-2.27,P<0.0001;衰弱前期:HR:1.07,95%CI:0.83-1.37,P=0.6198)显著相关。(2)衰弱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推荐意见的横断面调查:共纳入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2部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基于AGREE II评价结果,来自NICE、日本高血压学会、加拿大高血压学会的3部指南为强推荐;大部分指南(8/12)为一般推荐,主要存在问题的领域是制定的严谨性、应用性、参与人员、编辑独立性;1部来自韩国的指南为不推荐。NICE和KP指南推荐医生基于临床判断,考虑降压的利弊并结合患者意愿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其他10部指南一致推荐对衰弱高血压患者同样应该采用药物降压治疗,但6部指南同时也指出治疗过程需谨慎,包括初始采用小剂量单药、治疗过程中仔细评估患者的相关临床状况、关注患者的耐受情况等;仅4部指南对起始药物治疗的具体血压值进行了推荐,另有5部指南对具体降压目标值进行了推荐。各指南在具体的临界值上不完全一致,但一致认为应适当提高衰弱高血压患者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NICE和日本高血压学会指南并未给出具体临界值,前者推荐医生基于临床判断确定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后者推荐医生为衰弱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起始药物治疗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仅KP指南提到衰弱患者存在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较高,推荐采用站立时的血压值指导治疗决策;4部指南未报告形成推荐意见的证据基础,其余8部指南基于专家共识、其他已发布指南、单个随机对照试验(事后分析)或多个间接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形成推荐。(3)衰弱高血压患者管理证据的临床知晓及实施现状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89份,调查对象包括100名医生及189名护士。在证据认知方面,护士对所有被调查证据的知晓率在39.7%~60.3%之间,而医生对所有被调查证据的知晓率整体较护士高,介于57.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证据实施方面,仅有11.6%的护士和33.0%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总是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衰弱评估;39.7%的护士和20.0%的医生从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就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衰弱评估的95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证据的认知方面存在不足是他们未实施评估的主要原因(35.8%的医护人员不知道衰弱,22.1%的医护人员不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评估的临床意义,42.1%的医护人员不了解衰弱的评估方法)。此外,43.0%的医生总是会为衰弱的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结论衰弱是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全因住院及跌伤的重要预测因子,高血压的诊疗护理工作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并据此指导其临床管理对于避免负性健康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当前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对衰弱老年人降压治疗方案的推荐意见在大的原则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即谨慎进行药物降压治疗,调整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各指南推荐意见基于的证据质量均不高。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的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在应用性、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的独立性及参与人员四个领域仍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临床医护人员对衰弱高血压患者管理最佳证据的认知及实施情况不甚理想,未来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护理工作中推动各级医务工作者关注衰弱问题,提高我国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