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w1234567890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更呈几何似增长。究其原因,撇开长三角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较高的劳动力水平以及政府的外商投资鼓励政策等因素,我们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集聚,特别是工业行业中的制造业集聚。  然而产业集聚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对于资金的需求和金融结构有特殊的要求。一国的金融结构应主要内生于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金融结构根据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不同产业和企业的融资要求。目前我国金融结构和金融体系存在着融资结构单一,机构结构过度集中,竞争性的区域金融市场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因此在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以典型的区域为例研究金融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基本框架;第二部分利用银行集中度、融资结构等指标对长三角地区金融结构现状进行描述,并利用区位熵、绝对化指数等指标描述了产业集聚的现状;第三部分对金融结构和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诠释,并研究了金融结构促进产业集聚的微观机理以及金融体系不同模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长三角地区16个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的金融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贷款结构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银行结构和融资结构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结构,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群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
地方政府举债是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所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依据,但2013年美国底特律市政府因资不抵债对外公布破产的事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
学位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已经完全融入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近几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许多学者对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进行了大量研究。山东省作为一个沿海开放省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始终走在全国各省份前列。2009年,山东省的经济总量达
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已经表明,发达的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服务业已经成为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各国产
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的分税改革后确立的,转移支付能够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区域进行调节,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从而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财政分权制度重要组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劳务派遣,它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企业用工弹性化的国际潮流,是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这一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