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进步的过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nanq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进步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极为关注并激烈讨论的问题之一。自1962年科学哲学家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以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越来越关注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问题成了科学动态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真正能代表科学发展的就是科学理论。因为对于科学本身而言,科学理论是它完成和成熟的阶段,同时,科学理论又是科学认识的新起点。 本文通过对西方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理论发展模式问题的深入研究,吸取其精华,指出在科学认识的实践中,科学理论进步的过程经历科学理论的产生、科学理论的增长、科学理论的变革三个阶段。首先,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有了问题就需要制定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发明一个科学的假说。如果该问题在这个假说中得到解释和说明,我们就建立起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新理论产生伊始,必然会面对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质疑、争论,通过不同观点激烈地争论,新理论得到进一步地确证,内容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为了使新理论的适用范围越来越扩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大,运用理论的归并原则和对应原理,把旧理论归并到一个更大的理论系统中,从而使科学理论的增长进入高级阶段,公理化阶段,它是科学理论系统化的一种必然结果。当公理体系达到相当完善的阶段后,理论家们往往希望用形式化的方法使公理体系更精致,推理能力更强,更能发挥科学理论的认识功能。但事与愿违,越是形式化的公理体系发现其理论的局限越大,出现矛盾的可能性越大,这就为科学理论变革,即公理体系的变换提供了契机,也就是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使科学认识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理论进步的过程。
其他文献
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的三个重要特征。生态自然观、生态技术观和生态伦理观是生态文明观的三个维度。矿业开发是指把矿产资
本文以知识这种特殊生产资料的特点为基础,运用产权理论和激励理论对知识生产的激励方法进行分析,认为从产权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生产进行激励是最优的激励方式,在具体实施上,针
赫尔德是18世纪欧洲历史哲学家中最突出、最独特的人物之一。本文立足于原著,探讨了他的历史哲学思想中的个体性原则,以揭示赫尔德与启蒙时代注重绝对理性的其他历史哲学家的不
学位
本文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政治改革提出了紧扣时代脉搏的要求;中外
科学技术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功能,当代社会,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科学技术能够支撑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