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环境中的政府危机传播——以杭州飙车案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类似“周老虎”、“躲猫猫”、“欺实马”之类的网络热词层出不穷。这些流行语之所以能在网络上红极一时,通常是因为这些词语所产生的事实背景都与政府危机有关。政府部门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一举一动很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事件”。而在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网络传播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每个人的现代社会中,政府危机成为网络传播中的焦点话题,引起网络舆论也就不足为奇了。要应对网络传播环境中政府危机频发等问题,必须从政府的传播机制和网络舆论发展两条线入手,以科学的传播策略指导政府危机传播工作。  本文选取杭州飙车案作为研究网络传播环境中政府危机传播的典型案例,将其拆分为“欺实马”事件和“替身门”事件,论述了政府传播行为的得失对于传播效果和事件发展的不同影响。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通过梳理回顾“欺实马”事件和“替身门”事件的全过程,对比两次事件中政府行为的得失,分析网络传播对引发危机和推动危机的具体作用,找到网络传播环境中政府危机传播存在的一般问题,即观念上没有树立正确的危机传播意识;体制上缺乏完善的政府信息传播系统和具体操作上经常存在“无效传播行为”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政府信息不够透明,没有充分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而导致网络传播环境中政府危机频发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中主要列举了四点,即网络化社会中“媒介事件”代替政府议程;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力量不断加强;网络议政弥补现实政治表达渠道的不足和转型期社会自身矛盾丛生的大背景。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网络传播中政府危机传播的对策和建议。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变革理念建立完善体系和设置专门机构的危机防范机制。从策略上提出“3T”原则,科学设置议程和“意见领袖”,客观对待等原则。另外还着重分析了危机传播后续期传播效果和受众反馈机制对于避免二次危机产生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期刊
作为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福建省新闻学会主办的全省性常设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福建新闻奖自1995年以来已经连续评选了16届。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新闻奖的研究很多,但专门针
国内关于798文化创意产业区的报道或研究,更多是从其表面进行探讨,并未追溯其源。对798文化创意产业区产生与存在的真正意义,798文化创意产业区如今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它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