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在国外贸易摩擦的增加、国内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实施减税降费等手段,以达到持续改善社会民生的目标。同时,我国的供需关系也面临着失衡,以往基于需求侧的管理政策的效果也在逐渐递减,因此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以达到从供给侧发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的目标。2019年经济总体形势稳重有忧,国际环境复杂,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小微企业竞争意识强、对市场更加敏感、反应速度快,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方面更加有效率,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能够更加有所作为。但是在近几年,受大环境影响,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融资成本高等问题逐渐突出,小微企业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凸显出来,进入到了发展的低迷期。为了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破解小微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201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全面实行“营改增”改革;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将进一步减税降费;2018年国务院做出进一步减少企业收费,降低成本的决定;2019年国务院决定从多个税种以及多个角度,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这些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巨大作用。鉴于以上几点,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政府近几年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在K区的实施情况,研究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效果究竟如何,能否真正达到政策制定时所预期的促消费、降成本、鼓励创新的效果,并且针对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减税降费的效应,促进地方形成减税降费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减税降费政策方面的研究。即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框架下,利用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减税降费、刺激社会需求、扩大公共支出在经济衰退时是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供给学派的核心经济政策也是减税降费,他们认为供给创造需求,经济刺激能够有效增加供给,而减税降费是经济刺激的重要手段;我国学者也认为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政府应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减税降费作为重要抓手,能够起到优化税制结构、解决我国的供给结构和总量的问题,在以上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接下来对本文涉及到的概念进行解读,即对税收的概念、税种的概念以及小微企业的概念进行解读。又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简述了税收的理论,从宏观经济理论和公共理论的角度阐述减税降费;接着对近几年国家出台减税降费政策进行梳理,按照增值税减税降费政策、所得税减税降费政策和其他减税降费政策角度进行整理,并且列举了一些其他国家的减税政策。在整理了 K区小微企业的减税数据后,对该区的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得出K区减税降费效果显著、小微企业数量明显增长等结论。同时也指出在减税降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税收征管制度、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零散稳定性不足以及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提高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的稳定性以及完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体系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