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银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的内在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并呈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势态。一些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声名卓著的老牌银行纷纷倒闭,世界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巴塞尔委员会在对商业银行损失、倒闭问题进行了内容广泛的研究后认为:内部控制失灵是有问题银行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产生重大损失的内部原因。为此,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全力以赴投入到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活动的改进和提高工作中,积极开展公司治理、强化风险监控、再造业务流程、实施知识管理。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通过帮助经营管理层有效地检查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提出纠正问题、改进管理的建议,成为推进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有效性、防范经营风险、追求卓越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和最现实的保障之一。
在我国,随着加入WTO后银行业全面开放承诺期限的(2006年底)到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商业银行急需对内部自身的经营管理体系加以改进和完善,以增强其抵御风险,强化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其中,内部审计又以其管理效能的全面性、整体性、客观性,成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内容。然而,由于历史的、以及现实的一些原因,内部审计无论是自身还是外在环境,都存在着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制约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并导致其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的功效甚微。
为此,本文拟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概念入手,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探讨并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内部审计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以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然后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相关规范加以总结,并对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本章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论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理念和定位提出了质疑,认为不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仍局限于监督、评价方面,较少触及经营管理领域的咨询服务,其职能定位太低,是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用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的战略性失败因素;然后,论文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独立性、权威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还不到位;接着,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审计效果不尽理想进行了阐述,认为主要原因和表现在:一是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窄,审计的内容不够全面;二是内部审计模式和方法滞后,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三是审计工作缺乏规范,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论文随后对内部审计存在的第四个问题,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匮乏进行了探讨,认为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数量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难以满足现代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内部审计存在的第五问题是,内部审计缺少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建设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自身缺少竞争和危机意识;二是内部审计缺少必要的自我评估系统;三是审计工作责任制度不健全。最后,论文就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审计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内部环境中人际关系产生的压力和诱惑使内部审计的客观性面临挑战。
第四章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思路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本章拟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入手,评析并总结其先进的理念及经验,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之借鉴。在具体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措施方面,主要就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审计理念、方式方法、审计资源、审计环境、审计规范等七个方面论述如何改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实效:一是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笔者认为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采取双层董事会的模式,按照受托经济关系理论,建立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内部审计体系是必然之选;二是应以服务与建设的理念,指导内部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使内部审计成为可依赖的、极具价值的资源。内部审计应充分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责任,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为金融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服务上;三是积极开展内部审计“经营管理”,树立竞争意识,积极营销自我,加强审计成果利用,提高内部审计活力;四是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此部分主要就拓展审计范围和内容,改进审计实务模式,提升审计手段,强化质量控制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五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适应内部审计新形势的需要;六是完善内部审计环境,通过建立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融洽、合谐的人际环境等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提供环境保障;七是完善内部审计规范,建立健全以控制和风险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第五章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案例分析——以兴业银行内部审计为例本章以兴业银行为例,介绍了兴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一是加强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建设,增强审计有效性和权威性;二是提升审计方法和手段,.逐渐推行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能;三是加强项目审计基础工作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四是强化内部审计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审计质量控制能力;五是积极沟通,实现内审成果共享;六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提升内审人员战斗力。
本文的主要观点:
本文将解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评析,提出以下七点措施:一是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二是应以服务与建设的理念,指导内部审向增值型审计转,使内部审计成为可依赖的、极具价值的资源;
三是强化内审自身建设,增强内审活力;四是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五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把内部审计师职业建设成为享有盛誉并富有竞争力的职业;六是完善内部审计环境建设;七是完善内部审计规范,建立健全以控制和风险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本文的主要贡献:
1、本文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强自身建设,提升内审活力出发,提出:要建立内审业绩评价系统,展现内审的“利润”价值;内部审计应树立竞争意识及持续成长的理念;内部审计应积极营销自我,做企业变革代理人。
2、本文提出应以服务与建设的理念,指导内部审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使内部审计成为商业银行可依赖的、极具价值的资源。内部审计应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为金融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服务。
3、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内部审计的问题成因,并视图探索一条有效的内部审计发展之路,给商业银行审计实务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