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冻藏过程中淀粉组分特性变化机制及其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来源 :郑州轻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serb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冻藏处理以其安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备受青睐,逐渐成为面制品(如面包、馒头和饺子)工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手段。然而,面团冻藏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及重结晶可导致面团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变化,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制约了冷冻面团的发展。目前,有关冷冻面团品质劣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面筋网络破损和酵母失活两方面,但对冷冻面团的其他组分(如淀粉)仍缺乏机理上的深入探究和规律总结。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面团冻藏过程中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探明面团冻藏过程中淀粉理化特性变化的机理;并以面团重组方式制备面团,探讨冻藏小麦淀粉对其馒头品质的影响,阐明冷冻面团贮藏过程中淀粉组分与馒头品质劣变之间的关系,旨为高品质速冻面制品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改变速冻面团的贮藏条件以开展不同冻藏处理方式作用于淀粉进而影响馒头品质的研究。即将面团经过三种不同冻藏方式处理,分别为:在-20°C环境下冻藏不同时间(0天、15天、30天、45天、60天);在不同冻藏环境条件下(-20°C、-40°C、-60°C和-80°C),以不同冻藏速率将面团中心温度降至-20°C后,再在-18°C环境下贮藏7天;将面团经过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处理(0次、2次、6次和10次),分别提取淀粉;继而将所提取淀粉与谷朊粉复配得到重组小麦粉,蒸制馒头,考察冻藏淀粉对重组馒头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馒头比容越来越小,冻藏60天后,馒头比容减至1.16 m L/g;冷冻速率越小,馒头比容越小,品质越差,在-20°C环境下冷冻时,重组馒头的比容为1.06 m L/g;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馒头比容逐渐减少,面团经10次冻融循环后,馒头的比容减小到0.9 m L/g。上述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处理面团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最大,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馒头品质劣变趋于严重。其次,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多角度、多尺度探讨冻融循环处理对小麦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冻融过程中冰晶的熔融及重结晶可导致小麦淀粉的颗粒出现凹陷、孔洞和聚集、半结晶片层厚度及排列规整性下降、相对结晶度降低、短程无序化增加、双螺旋结构解旋,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多尺度结构的破坏更加明显。冻融循环后淀粉颗粒表面的孔洞及分子有序化结构的疏松促进了水分子向颗粒内部的渗透及淀粉链与水分子的结合,进而提高了淀粉的膨胀度、溶解度、峰值黏度、回生值和最终黏度,淀粉凝胶网络结构减弱,易受到外界破坏,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最后,探究了冻融淀粉对重组馒头品质的影响,建立了淀粉与馒头品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冻融淀粉和谷朊粉复配后,糊化温度降低,重组粉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增加,重组面团面筋网络连续性下降,可能由于冻融淀粉吸水能力增强,容易与面筋蛋白发生相分离,从而弱化面筋蛋白网络结构的形成能力。此外,冻融淀粉所制备的馒头比容和弹性呈下降趋势,但硬度、咀嚼度和黏性有所增加,表明冻融循环处理可使馒头品质劣变,一方面可能源于冻融淀粉颗粒结构和分子有序化结构的破坏,致使淀粉具有高的水结合能力和强的溶胀能力,淀粉分子链容易发生重排,馒头硬度增加;另一方面,冻融处理能够破坏淀粉的颗粒完整性和刚性,降低“淀粉-面筋基质”的界面稳定性,弱化馒头的持气能力,从而使馒头的体积收缩和塌陷,劣化其品质。
其他文献
曹宝麟先生是当代学习米芾书风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学者型书家。他在发表的著作中探索并总结了米芾的美学思想,对米芾有独特的认知。曹宝麟先生集文学涵养与技法于一身,理论有见解,实践有高度。本论文以曹宝麟先生的作品与米芾作品类比分析为线索,探索其曹宝麟先生作品成为经典的历程,并分析其成为经典的因素,以及他多年来从事高校书法教育学米的艺术实践认证。曹先生学米对当代书法传承与创新的审美探析。当代书法的继承和创
在包罗万象的绘画领域里,油画风景亦是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风格、技法、语言、材料等皆是层出不穷。特别是“装饰性”因素的融入,使现当代油画风景更加韵味十足。本文以装饰性绘画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具体运用为研究视角,深入探索装饰性绘画语言的表现特征并把握其艺术规律,将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分别从构图、造型、色彩的角度,对装饰性绘画的表现特征进行总结与运用,探索绘画创作装饰性表现规律的秩序化、平面化、简洁化和主
油画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明代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它的观念、技法及表现力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视觉冲击。然而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商业插画不断进入到我们的视线及日常生活之中。商业插画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当今数字插画风已经逐渐成熟并风靡世界,而油画也在商业插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何将传统油画作品和表现技法与当代商业插画形式相结合,使之在商业广告中彰显出自身特色,是本选题重点探索的问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主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胞器都被证明存在亚结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与它们在亚-亚细胞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有关。在亚-亚细胞定位问题上,线粒体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确定亚线粒体蛋白质的具体位置,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而且能为相关药物设计提供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使用计算方法快速、精准地定位亚线粒体位置辅助传统实验方法,具有长远意义。本
探讨传统纹样在动画广告中的更多应用的可能性,思考传统纹样的运用与创新的更多方式,尝试找到提高动画广告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路径,以展现民族自信,顺应时代潮流。谈论传统纹样与动画广告的相关概述,主要包括传统纹样的涵义,动画广告的涵义与动画广告与传统纹样结合的优点。举例分析传统纹样在动画作品中的应用,主要通过纹样的造型与寓意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纹样进行重构的意义,比如拓展视觉
“治愈性”是指能够安抚人类心理灵魂给人以持久的舒适感的暖心事物,涉及文学动漫音乐电影等艺术类别。最早兴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之后在音乐电影领域也出现了“治愈性”一说,多指具有积极心理引导功能的艺术作品类型描述。强调美学、哲学思想的介入,注重对观众心理的积极引导功能。动画作为具有典型宣教功能的艺术类型,“治愈性”动画以其特有的心灵安抚功能成为动画重要的创作类型。在本文第一章写了绪论,第二章中分析
鹰嘴豆分离蛋白是一种近年来新兴并且关注度极高的优质蛋白,含有人体所有必需氨基酸、生物学价值高,蛋白质消化率高,理论上是一种具有较广泛应用潜力的优质食品配料。然而目前因其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能有限,并未广泛应用于食品各领域,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改善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而拓展其应用。超声波是一种绿色和新兴的物理改性技术,超声过程中产生的空化和机械效应会改变蛋白结构进而改善蛋白的功能特性。
汞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高毒性的全球性污染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生效标志着全球性汞污染防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烟气中的Hg0具有强挥发、难容于水的特性,不易被现有污染物净化装置去除。结合催化氧化和吸附捕集的方法开发高效吸附剂是实现烟气Hg0去除的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MnO_x为活性组分、二维沸石为载体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吸附剂,研究了MnO_x与Hg0的反
伴随经济的发展,组织面临众多的挑战,它们经常使用变革的方式以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确保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然而,组织的变革会带给员工不确定感,可能导致员工产生失去工作或者工作有价值特征的担心以及维持当前工作的无力感,即“工作不安全感”。总之,工作不安全感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投入度、企业绩效造成一定影响,严重威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缓解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已经成为企业无法逃避的问题。在高速公路发
环磷酸腺苷(cAMP)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信号物质,作为第二信使,对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等物质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植物抗逆生长、临床治疗、畜牧业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微生物以胞内ATP为底物在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下直接环化合成产物,强化细胞能量代谢有利于cAMP合成。本文以节杆菌Arthrobacter sp.CCTCC2013431为生产菌株,试图通过添加不同辅助能量物质强化能量代谢,促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