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治疗问题已成为当前生物医疗领域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光热特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已激发了全球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金纳米棒凭借较高的光热性能以及突出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科学家们的青睐,但由于金纳米棒在较高温度下易发生尖端消融致使形貌改变,影响其光吸收与光热特性,提高金纳米棒的光热稳定性已成为其光热抗肿瘤应用的关键。另一方面,Fe基MOFs材料可以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生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可应用于肿瘤的化学动力治疗。考虑到金纳米棒和Fe基MOFs材料的特点,Fe基MOFs包覆的金纳米棒有望具有光热与化学动力协同治疗特性,且可以有效提升金纳米棒的光热稳定性。基于此,本论文对Au NRs@MOFs的合成及其光热与化学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种子法方法制备了金纳米棒,并采用电子显微镜、UV-vis-NIR以及动态光散射仪等技术对其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制备出长径比约为4:1的金纳米棒,且粒径分布均一,并在808 nm处具有较高的吸收峰。在2.0 W/cm2的808 nm激光照射下,对金纳米棒分散液的光热升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过持续6 min的照射后,浓度为100μg/m L的金纳米棒分散液可以从28.2℃升温至56.8℃,但在经历三次的光热循环之后,其光热特性相比于之前两次有所下降。采用了高温水热法和40℃油浴法两种方法制备了Fe基MOFs材料,进而对金纳米棒进行MOFs材料的包覆。通过调节反应的时间、药品用量等条件,实现了Au NRs@MOFs纳米粒子的制备。光热测试表明,在2.0 W/cm2的808 nm激光下对Au NRs@MOFs纳米粒子进行10 min照射,可使其升温至54.4℃。虽然其光热升温效果略低于纯金纳米棒,但Au NRs@MOFs纳米粒子的光热循环稳定性比金纳米棒有了显著提升。而化学动力测试表明,外部的壳层可以与GSH和H2O2发生反应,可有效生成·OH。因此,本论文制备的Au NRs@MOFs纳米粒子具有光热-化学动力协同治疗效果,可为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