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2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肠道细菌和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的人群,导致肠道粘膜免疫反应过高所致。遗传因素作为IBD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最早而且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另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IBD患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并且IBD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以后发展的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及IBD易感基因的研究,均证实IBD发病具有遗传易感性。近年来,在IBD遗传因素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确定了一些易感基因。例如,1996年发现位于16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NOD2/CARD15基因,并于2001年证实该基因是CD的第一个易感基因。Stoll等证实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DLG5基因上两个位点的SNP与CD有关。加拿大的一个研究组报道了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OCTN基因与CD相关。2006年,美国的IBD多中心协作研究显示一种编码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23(IL-23)亚单位的基因,似乎可影响炎症性肠病的易感性,再次发现了IBD的易感基因。由此可见,IBD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通过对该病遗传机制的研究,可确定或发现IBD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对该病的基因治疗、遗传咨询以及易感人群的合理预防起到重要作用。既往研究显示NOD2/CARD15基因、DLG5基因及OCTN基因多态性与欧洲人群IBD发病相关。日本和香港的研究显示NOD2/CARD15基因常见的SNP位点在亚洲IBD人群中没有多态性,我国人群的小样本研究也证实NOD2/CARD15在中国人群无多态性。日本人群遗传学研究显示DLG5、OCTN与日本人群CD无显著相关,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发现DLG5、OCTN与IBD无相关性,由此可见,遗传存在有很大的异质性,那么也就必然存在一个或者一些基因的突变与我国IBD人群相关。因此,寻找和鉴定与我国IBD人群相关的基因成为目前IBD研究的一个热点。调节炎症过程的关键性分子如环氧合酶(COXs)是针对IBD易感变异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COX-2基因的变异能够改变酶的功能从而影响个体对炎症的反应。环氧合酶-2(COX-2)作为COX的一种重要形式表达于IBD患者的肠道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当受到炎症细胞因子如IL-1诱导后产生。COX-2是产生前列腺素的关键限制酶之一。前列腺素在胃肠道创伤愈合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非甾体消炎药抑制COX-2的转录和活性,不但加重UC的症状,甚至可以出现疾病活动的增加。因此,多态性可能通过改变炎症细胞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引起IBD的易感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我们设计了本试验。目的:检测我国汉族人群COX-2基因启动子区-1195G/A,-1290A/G和3′非编码区的8473C/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IBD可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及DNA序列测定技术,对291例溃疡性结肠炎、66例克罗恩病以及286名健康对照的COX-2基因(-1195G/A,-1290A/G与-8473C/T)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数据统计使用SAS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单倍体分析。结果:COX-2基因(-1195G/A,-1290A/G与-8473C/T)在我国人群中存在遗传多态性,①-1195G/A位点在UC患者中的AA、AG和GG这三个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7.2﹪,53.9﹪,18.9﹪,CD患者中这三个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6﹪,65.2﹪,21.2﹪,健康对照者中分别为26.2﹪,51.4﹪,22.4﹪。②-1290A/G位点的AA、AG和GG在UC中分别为82.8﹪,17.2﹪,0﹪,CD中分别为86.4﹪,13.6﹪,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6.4﹪,13.6﹪,0﹪。③-8473T/C位点的TT、TC和CC在UC中分别为58.8﹪,36.7﹪,4.5﹪,CD中分别为64.3﹪,30.3﹪,1.5﹪,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4.3﹪,33.9﹪,1.8﹪,但这三个位点各自的遗传多态性与IBD的发病无相关性。对-1195G/A和-8473C/T进行单倍体分析,发现这两个位点同时突变与IBD亦没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COX-2(-1195G/A,-1290A/G与-8473C/T)这三个位点存在有基因多态性,但是其多态性与IBD之间没有关系,并且-1195G/A和-8473C/T这两个位点同时突变与汉族IBD亦不存在相关性。自从2001年Hugot等发现并证实CD的第一个易感基因CARD15(NOD2)以来,寻找炎症性肠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成为了IBD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随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很多其他的易感基因,如DLG15、OCTN、IL-23R、ATG16L1等,并且这些基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中被得到证实,但是这些基因并没有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我们亚洲国家得到证实,这些结果提示给我们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种群之间存在有很大的异质性。
其他文献
<正>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是创新,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抛弃。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担负着重大的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金融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和平台,既对金融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的模式的影响
壁面移动机器人作为极限作业机器人的一种,在核工业、石化企业、建筑行业、造船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执行高楼反恐侦察任务的壁面移动机器人成为研究的热点。与
<正>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估计全世界至少有1/3的人感染弓形虫,中国人群平均感染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微纳米系统、微纳米尺度零件及相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无论是微机电系统零件加工,还是微纳米器件制造,都离不开微纳米尺度的微结构加工技术。传统的微
【研究背景】因先天因素、损伤、炎症或肿瘤等原因造成尿道缺损的治疗一直是泌尿外科的难题,目前文献报道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其修复多用自身其他组织替代,如用自体皮肤
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练习设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信息化成为现代办公的需要,办公无纸化、通信网络化、决策智能化是现代办公系统的三大特点。现代的教育信息系统不再是单
本论文主要针对花格线进行结蜡及运行成本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室内试验、程序编写及结果分析。通过室内的流变试验,测定所给油样即青海一厂原油的基本物性及流变特性,由此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充电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充电技术的更新不仅满足了对新型电池的充电要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充电的质量,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自镍氢电池问世以来,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