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法富集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i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明胶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效率以及将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观察其形态及表型特征,并与普通塑料粘附法对比。方法:使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根据培养瓶是否进行明胶包被分为明胶包被组(实验组)和普通塑料组(对照组)。均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按不同分组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4, rhIL-4)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M-CSF)作用下刺激为非成熟树突状细胞,在促成熟鸡尾酒组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β, rhIL-1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6,rhIL-6)、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a (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a, rhTNF-a)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作用下诱导刺激为成熟树突状细胞。计数各组分离获得的单核细胞数。镜下观察对比两组血小板污染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单核细胞的CD14、CD3、CD19阳性率,分别代表所得单核细胞的纯度、T、B淋巴细胞污染率。锥虫蓝拒染法计算单核细胞活率。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后镜下观察对比两组所得树突状细胞的形态。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非成熟期和成熟期CDla,CD83的表达情况。结果:平均每组30ml外周血,普通塑料组和明胶包被组分别获得(12.3±3.56)和(15.8±3.05)×106个单核细胞,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明胶法分离获得的单核细胞多于普通塑料粘附法。镜下观察到普通塑料组的血小板污染率明显高于明胶包被组。普通塑料组和明胶包被组所得单核细胞的CD14、CD3、CD19阳性率分别为(67.25±5.77)%和(81.56±5.83)%、(4.68±1.01)%和(2.89±0.81)%、(10.89±1.45)%和(7.68±1.54)%,各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明胶法获得的单核细胞的纯度大于普通塑料粘附法,T、B淋巴细胞污染率低于普通塑料粘附法。两组细胞活率分别为(94.6±1.58)%和(95.2±1.64)%,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明胶法对细胞活力无明显不利影响。两组细胞刺激为树突状细胞后,均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非成熟期和成熟期表型CDla、CD8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认为明胶法对单核细胞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无不利影响。结论:明胶法可以简单高效分离出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并成功刺激其分化为具有典型形态学及成熟表型的树突状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裸鼠移植瘤生长及Ang-2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人卵巢癌细胞株系HO-8910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