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1(SOC1)是各种诱导开花途径中的一个关键整合子,它整合了来自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等诱导开花途径的各种信号,促进植物开花。我们实验室从大岩桐中克隆到两个SOCl的同源基因SsSOC1a和SsSOC1b,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两个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和烟草(Nicotiana tobacum)幼叶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SsSOC1a和SsSOC1b转化烟草和大岩桐,初步研究了大岩桐SsSOC1a和SsSOC1b的功能。同时,对大岩桐花瓣发育过程中四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做了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花器官发育的激素调控机制积累科学素材。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SsSOC1b成功导入烟草中,共获得8株转基因烟草植株。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植株表现出两类差异显著的表型,第一类表型的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相比,株高显著增加,花芽分化更早,分化的花芽更多,开花时间提前;而第二类表型的转基因烟草株高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没有花芽分化。这表明,SsSOC1b基因不仅影响烟草的花芽分化和发育,还影响株高的发育。2.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SsSOC1a和SsSOC1b成功导入大岩桐,共获得5株转SsSOC1a的抗性苗和8株转SsSOC1b的抗性苗。转SsSOC1a的大岩桐移栽48d和58d的花芽分化率分别为61.3%和84.6%,而此时野生型和转SsSOC1b植株的花芽分化率为零;转SsSOC1a大岩桐的花芽开放时间也明显早于野生型,比野生型提前10-12d开花,而转SsSOC1b大岩桐的花时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别。3.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测定了大岩桐花瓣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4种内源激素在花瓣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和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内源ABA在花瓣中含量最高,内源IAA在花瓣中含量极低;内源ZRs在花瓣发育初期,即小花蕾时期含量较低,在初开期出现一个小峰值,在盛花期略有下降,但含量高于花瓣发育初期;内源IAA在大岩桐花瓣发育初期含量较低,在初开期出现一个低峰值,随后逐渐回升,在盛花期含量达到最大值;内源GA含量在整个花瓣发育过程中有较为显著的波动,呈M字形变化,分别在大花蕾时期和初开期出现两个高峰值;内源ABA在小花蕾发育期出现一个高峰值,然后迅速下降,保持在与花瓣发育初期含量相差不大且较为稳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