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业态,具有促进制造业升级、投资增长,为中小企业带来资金便利等诸多优势。近年来,随着法律、监管、税收和会计等宏观环境的日益完善,我国融资租赁公司不断加强自身内控机制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业务规模实现了飞跃式增长。行业的快速扩张意味着资金需求旺盛,但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期限错配、成本偏高等严重阻碍其发展。所以,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资金来源渠道,成为加快租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2014年银监会相关规定提出,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参照信货资产证券化筹集资金;同年,证监会也将租金债权归入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范围内。这不仅说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步入新轨道,还为融资租赁公司筹集资金提供了契机。不少公司开始积极探索适宜的租赁资产证券化路径。因此,本文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析。并通过对各类资金来源渠道的梳理以及融资困境原因的分析,发现租赁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诸多优势。其次,分析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情况,并探讨其在运作过程中的障碍。然后,选取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和交银金融租赁公司的信货资产证券化模式为范例,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模式环节的设计与运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最后,在借鉴理论分析和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对租赁资产证券化模式进行具体设计,并详细分析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管理。本章认为,租赁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优势明显,能够带来充足资金,优化资产负债表。因此,选择并设计适宜自身特色、且与我国法律等各项制度相契合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可以帮助不同类型租赁公司解决融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