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伦理以深层文化的现实性去关切人类的存在,规范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它是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对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表达了人类期望伦理或道德能够成为解决这一时代问题的现实力量或内在机制的理论设想。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试图在批判地反思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人类的生存,将环境伦理何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作为问题加以探讨。从环境伦理产生的背景、形成的根源、思想的演变、现代建构和价值意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由此形成论文的逻辑结构,论证了环境伦理作为一种哲学范式存在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文中以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为新的视角来关注环境伦理产生的背景,通过梳理和考察西方环境伦理的流变轨迹,揭示环境伦理思想的演变。通过探讨环境伦理理论内部的逻辑发展脉落,阐明其思想的真实内涵和理论实质。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伦理从“人为自然立法”到“人为自身立法”的观念变革进行分析和澄明,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实质给予新的理解。从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学科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人类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