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整个中国水墨人物画史的发展,写实水墨人物画出现的较晚,是中西方文化观念交流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兴体系。在写实水墨人物画形成的初期,画家们一心只关注如何把改良的西方造型观融入到中国水墨人物画中去,只注重光影的表现,而忽略了笔墨的传统意趣。随着在美术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画家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全盘吸收西方写实造型观的弊端,重新走向回归传统笔墨的道路,在艰难的磨合与兼容下,巧妙的把传统笔墨与西方写实造型结合起来,形成真正适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一种新绘画方法。改革开放以后,写实水墨人物画在各大美院推崇开来,其发展速度、规模也达到空前的水平。在追寻着徐悲鸿和蒋兆和的写实观脚步的基础上,经诸多画家的传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文就是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写实教学体验进行初浅的研究。从结构上看,本文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就写实水墨人物画的产生进行论述。在这一部分中,分别从社会时代的变革、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油画大规模的传入并确立地位三方面来述说;第二部分就是对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观进行分析,分别列出了中国传统的线描、西方引进的素描和适合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线性素描,对其特点和弊端进行逐一分析;以此引出本论所要研究的重点,即第三部分关于写实水墨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艰难的磨合与兼容。这部分围绕线描与水墨、素描与水墨和速写与水墨的融合等问题进行展开,分别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以及对其如何在融合过程中实践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在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的解读。 通过对写实水墨人物画的了解,反映当今社会的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仍处在从传统向现实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笔墨的意趣等诸多问题,或许我们能从各位写实人物画家的创作理念中得到一些启示,为今后在创作中找到方向。这也是我写此篇论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