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保持着强劲的渗透力。朝鲜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早在与汉同时的朝鲜三国时代,《尚书》等儒学经典就已传入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出现经筵讲《书》,即经筵官给皇帝讲读经史,君臣间探讨学术、议论时政。到了李氏朝鲜时期,记录御定讲习的经筵《尚书》文献十分丰富。本课题选择李朝正祖时期经筵讲义中代表作——李书九的《尚书讲义》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穷尽性地分析解读文本,以求尽可能全面、系统地研究《尚书讲义》的训诂情况与训诂特点,展现了朝鲜《尚书》学研究的特点。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与李氏朝鲜经筵《尚书》讲义课题相关的概念术语、研究现状、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以及本课题的学术目标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说明了朝鲜经筵制度发展的背景以及李氏朝鲜经筵《尚书》文献的概况。分阶段概述各时期朝鲜经筵的情况,简单介绍了李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筵《尚书》文献,并重点介绍李书九及《尚书讲义》概况。第三部分详细论述李朝经筵《尚书讲义》的训诂内容和条例。从考察旧注、解释词义、串讲句义文义、说明语法、分析句读、校勘文字、解释篇题、说明修辞、点明文体等多角度举例说明其训诂内容,从声训、形训、义训层面分析训诂方法,并且归纳概括了《尚书讲义》中常见的训诂术语。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尚书讲义》训诂特点:浓厚的性理学色彩、显著的主观化倾向以及强烈的本土化意识。这既体现李书九个人的训诂风格,也揭示了李朝时期训诂的时代和民族特征。第五部分是余论与总结。通过《尚书讲义》探求中朝经筵《尚书》学的异同,挖掘其中的共性与个性。本文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在训诂方面做出一定探索与尝试,期望能够以李书九的《尚书讲义》为切入点、从训诂的角度窥探朝鲜经筵《尚书》的全貌,为后续域外《尚书》学和训诂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