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研究,随机抽取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8例120眼,并利用Mc Monnies干眼症问卷调查表及Keratograph 5M新型眼表综合分析仪将此120眼年龄性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组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干眼症组,本手术均由同一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7天、术后30天及术后90天行主观症状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评分(OSDI),利用Keratograph 5M新型眼表综合分析仪记录泪河高度、泪膜首次破裂时间、泪膜平均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程度、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⑴OSDI问卷调查评分: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与术前相比,术后7天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症状为异物感,术后30天、90天症状明显减轻与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干眼症组与术前相比,术后7天、30天评分均较术前增高(P<0.05),且异物感及刺激感明显加重,术后90天症状减轻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⑵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两组与术前比较,术后7天泪膜首次破裂时间、泪膜平均破裂时间明显缩短,均有临床意义(P<0.05),而于术后30天时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泪膜破裂时间仍有缩短,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干眼症组至术后90天时才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⑶泪河高度:两组与术前比较,术后7天泪河高度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后30天时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泪河高度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干眼症组泪河高度至术后30天时仍有降低(P<0.05),术后90天时与术前无明显区别(P>0.05)。⑷睑板腺缺失程度:两组的睑板腺缺失情况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⑸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两组在术后7天时,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升高(P<0.05),在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术后30天染色评分较术后7天时降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干眼症组术后7天、30天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O.05),术后90天染色评分下降至术前水平,较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短期内将降低泪膜稳定性,从而影响眼表功能,对术前合并有干眼症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程度将进一步加剧。2.Keratograph 5M新型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够非侵入式的评价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的眼表及泪膜的情况。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