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花菊是菊花中的一大类品种群,自从引入国内市场以来,因其花色丰富瓣型多样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将其矮化后作盆栽种植可以有效弥补盆栽菊在花色、瓣型上种类较少的缺陷。为达到这个目的,本试验以市场上的经典切花菊品种‘Mona Lisa Sunny’为试材,选用比久和多效唑两种延缓剂分别对42d苗和56d苗开始处理,并设置协同处理。通过比较株型上的差异来筛选最适宜该品种的延缓剂及其处理方式,并研究其生理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比久和多效唑处理在矮化植株、提高根冠比、影响花序直径、减少花序数、缩短花序颈长度,以及调控花期上具有明显作用。3500mg/L的B9(A4)、800mg/L的PP333(A7)以及PP333 400+B9 1500mg/L(C2)处理能够较好地调控切花菊株型。具体表现为A4、A7,以及C2的株高分别降低了61.26%、78.30%、76.87%;分枝数分别增加了0.70、0.80、0.53;叶片缩小,根冠比提高。同时,花序直径缩小了3.45%-21.38%;花序数减少了50.64%-63.65%;花序颈长度缩短了40.18%-86.96%。另外,A4、A7的开花进程也有所延缓,从现蕾期到盛花期所需时间比对照延长了2-10d。(2)比久和多效唑处理可通过抑制营养生长期和现蕾期赤霉素、生长素的合成以及增加营养生长期可溶性糖的含量来抑制株高。营养生长期A4、A7的IAA含量分别下降了24.20%、18.46%,A4的GA3含量下降了4.75%;现蕾期,A4、A7的IAA含量分别下降了6.28%、30.51%,GA3含量分别下降了42.06%、65.55%。同时,比久和多效唑处理可在营养生长期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在现蕾期和显色前期显著抑制可溶性糖的合成与积累。(3)比久处理和多效唑处理通过在成花过程中提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增加脱落酸及玉米素核苷的含量促进生殖生长。与对照相比,A7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在成花诱导期、现蕾期,显色前期分别增加了36.61%、12.27%、23.71%,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0.95%、56.20%、12.21%。ZR、ABA含量在营养生长期、成花诱导期和现蕾阶段呈增长态势,现蕾期,A4、A7的ABA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出28.43%、18.91%;显色前期,A4、A7的ZR含量最高,分别是9.88ng/g、7.52ng/g,有助于促进细胞分裂和生殖生长。通过以上研究筛选得到了适宜切花菊‘Mona Lisa Sunny’矮化的比久和多效唑浓度及喷施时期,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植物生长延缓剂的调控机制,为实际生产中利用延缓剂矮化切花菊用作盆栽的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