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盘古山钨矿床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古山钨矿床与西华山钨矿、岿美山钨矿和大吉山钨矿是赣南重要的四大钨矿。本文在系统搜集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钨矿床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和不足之处,对盘古山钨矿床及外围地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钻孔编录和室内光薄片鉴定、成岩成矿年龄测试、流体包裹体测温、稳定同位素测试、惰性气体同位素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1)盘古山钨矿床发育石英脉型钨矿、云英岩型钼矿、破碎带型Pb-Zn-W矿三种类型矿体,矿体主要赋存在震旦系和上泥盆统中,部分产在花岗岩体内。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云英岩-辉钼矿化阶段、长石-石英-黑钨矿阶段、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矿物组合空间上具有逆向分带特征。(2)隐伏花岗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组成,顶部形成厚度约40 m的云英岩化带,岩体的侵入导致震旦系产生强烈的角岩化。花岗岩体内的石英脉边部发育长石过渡带,外接触带钨矿石英脉底部形成长石石英脉,反映了岩浆-热液-成矿演化的渐变过程,也表明了花岗岩体与成矿的密切成因关系。闪长玢岩脉和玄武玢岩脉均错断钨矿石英脉,均为成矿后的产物。(3)矿区中西部成矿年龄为157~160Ma,东南部成矿年龄为152~156Ma。在SP-NLSD-2科学钻孔中,从钾长花岗岩→钾长石化花岗岩→云英岩化花岗岩(云英岩型钼矿)→外接触带钨矿石英脉,年龄依次变小,反映了岩浆-热液-成矿的时间演变过程,时间轴为:#12这一时间轴表明:①盘古山钨矿床及花岗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晚阶段,②随着岩浆-热液的演化,岩体是由内而外结晶的;③成矿作用发生在云英岩化之后或与云英岩化基本同步;④从花岗岩结晶至成矿,这一过程至少持续了大约13 Ma。(4)盘古山钨矿床成矿流体的平均盐度为3.92%,平均密度为0.80 g/cm3,平均压力82.8 Mpa,平均成矿深度为3.19 km,成矿温度介于240~460℃,表明该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5)盘古山钨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可能混入少量大气降水,仅极微量的地幔流体参与,成矿物质和硅质主要来自花岗岩浆,少部分来自地层。(6)盘古山钨矿床的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发生在板内伸展环境。花岗岩体源岩为古-中元古代基底变质岩,其化学成分 SiO2 73.72~76.57%,Al2O3 12.31~12.95%,Na2O+K2O 7.98~8.29%,K2O/Na2O 1.3~1.99,富集 Rb、Th、U、K 和 Ta,而亏损 Ti、Sr 和 P,Rb/Sr 值较高(5.63~14.62),Sr/Ba 较低(0.44~1.03),表明形成该岩体的花岗岩浆为高度分异演化的残浆。岩体W平均含量达111.91 ppm,比南岭燕山期花岗岩平均值高45倍之多,Bi、Mo、Cu等元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南岭燕山期花岗岩平均值,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云英岩化花岗岩与钾长花岗岩的化学成分对比表明,从正岩浆阶段至云英岩化阶段,花岗岩浆-热液是向碱质、挥发分及REE增加而铝、钠、钙、镁、锰和磷减少的方向演化的。(7)闪长玢岩脉于156.8 Ma侵入,主要化学成分SiO2 50.68~55.27%,Al2O3 13.85~15.4%,Na2O+K2O 3.78~5.63%,MgO 5.68~6.63%,K2O/Na2O 1.05~33.08。玄武玢岩脉侵入于 77 Ma,主要化学成分 SiO2 50.96~52.01%,Al2O3 13.65~14.82%,Na2O+K2O 4.3~4.74%,K2O/Na2O 0.66~0.8,MgO 5.18~6.34%,TiO2 2.57~2.88%。两者与花岗岩或矿床的形成不存在成因关系。(8)石英和长石虽然是重要的造岩矿物,但W、Sn、Mo、Bi、Cu、Zn等矿化元素及REE含量远远低于全岩平均值,表明这些矿物结晶时,矿化元素及稀土元素均难以进入矿物晶格,随着这些矿物的不断结晶,岩浆将向矿化元素富集和稀土总量增加的方向演化。(9)钾长花岗岩→云英岩化带,斜长石An逐渐降低,Ab逐渐升高,表明岩浆演化存在一个相对贫钙富钠的过程。钾长花岗岩→云英岩化带→长石石英脉,岩石中斜长石含量逐渐减少,在长石石英脉中基本消失;碱性长石Ab逐渐降低,Or逐渐升高,反映了岩浆-热液向贫钠富钾方向演化的特征。钾长花岗岩→云英岩化带→长石石英脉→石英脉,石英和碱性长石W、Sn、Mo等元素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随岩浆-热液的演化,矿质逐渐富集。(10)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是这样一个过程:岩浆结晶分异时由于斜长石结晶早于钾长石,导致残余浆液钙、钠含量逐渐降低,而钾、硅、挥发分、矿质等含量逐渐增大,浆液聚集于岩浆的顶部并产生钾质交代。而在斜长石结晶过程中,钙质斜长石结晶早于碱质斜长石,低Ab的斜长石结晶早于高Ab的斜长石,因此浆液总体是富碱的,但也存在一个贫钙而富钠的过程,这可能是导致钠长石化的原因。由于造岩矿物中长石和云母结晶早于石英,长石和云母的较早结晶导致浆液中碱质含量逐渐降低,而硅、挥发分及矿质含量逐渐升高,并产生云英岩化、硅化。经云英岩化之后,聚集于岩浆顶部的浆液(仍然含有一定量的碱),如果围岩环境是封闭性的,则在岩体顶部结晶形成似伟晶岩壳;如果围岩构造裂隙发育,浆液进入外接触带围岩,挥发分不断丢失,形成长石石英脉,此时浆液中仍然是相对富钾贫钠的,由于钠质含量低而难以形成斜长石,因此在长石石英脉中仅能见到高Or的碱性长石。随着碱性长石不断结晶,残液中的钠质还会继续减少,因而长石石英脉中结晶较早的灰白色碱性长石Ab比结晶较晚的肉红色碱性长石高。碱质基本消耗完毕后,残液中硅质和矿质浓度增大,沿断裂迁移过程中硅质优先结晶形成石英,矿质又进一步浓集并随后结晶形成金属矿物。整个岩浆-热液-成矿过程,实质上是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不同矿物先后结晶的过程,是造岩矿物优先结晶、矿质不断浓集直至最后结晶成矿的过程。(11)矿区中西部与东南部相比,具有岩体侵位更高、成矿年龄更老、石英的流体包裹体更丰富、含CO2包裹体更常见、成矿温度更高的特点,原因可能是断裂较发育的中西部更有利于花岗岩浆的侵入、矿液的活动及成矿。(12)综合本次研究成果,分析了岩浆-热液-成矿过程,并对花岗岩重熔成因的碱平衡、碱质交代对成矿的作用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建立了盘古山钨矿床的成矿模式,并提出下一步找矿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实施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构建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879例营养支持患者,对照组(478例)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干预组(40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比较2组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血清电解质(磷、钾、镁);血清白蛋白
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民族史科目。1950年以前,虽有林惠祥、吕思勉等撰著的多种《中国民族史》出版,但民族史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方国瑜、杨堃、江应樑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率先建立中国民族史教研室,开设中国民族史专业课,编写《中国民族史》讲义。1957年招收第一届中国民族史专业副博士研究生。1959年招收一届中国民族史专业本科学生。至此中国民
水牛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乳肉役兼用大家畜,但因其产奶性能较差,急需进行改良。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可对良种水牛个体进行复制,迅速提高水牛种群的生产性能。然而,目前水牛体细胞克隆的效率较低,尚无法作为常规繁殖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来自不同个体体细胞的克隆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克隆效率高的动物个体是提高克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实验室的研究也发现,水牛体细胞克隆的效率也存
学位
“冷案”指的是长时间悬而未决的案件,各地因缺乏对此案件的统一处理标准和流程导致处理方式和态度不一,“冷案”的困境由此凸显。而冷处理方式明显悖离了国际准则的规定,应该引入中止侦查制度,根据案件的不同种类将中止侦查的决策权分别赋予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完善中止侦查的后续流程,及时通知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诉讼代理人并且明确恢复侦查的申请主体。
研究背景及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世界第六大常见肿瘤,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70-90%的原发性肝癌为肝细胞癌,肝切除术目前仍被视为肝细胞癌根治性治疗的一线方案。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TACE)可否降低术后复发,提高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虽然TACE可使部分患者获益,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来个体化预测TACE的治疗反应率。TACE治疗后会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骨髓
目的基于以往研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告结局(COPD-PRO)量表,修订形成COPD-PRO量表修订版(mCOPD-PRO)及mCOPD-PRO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并进行评价。初步提出“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修订的一般流程”。以期为其他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方法研究一:mCOPD-PRO的研制在前期形成的mCOPD-PRO初表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技术进一步开展研究,基于现场调查数据
学位
在老年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域,一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异性(亦称波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与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增高密切相关[1-4]。例如,血压变异性升高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发生风险,甚至可使风险提高12倍[1]。血小板体积变异性增高可使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提高1倍[2]。心率、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等的变异性均与严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血脂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愈发深入,一些与垂直行业紧密结合的新兴网络业务也随之不断涌现,这要求互联网技术能够依据各类网络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灵活地提供定制化的高质量网络服务。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能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定制化网络服务的网络切片技术应运而生,且资源分配技术是网络切片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研究切片资源的优化与调度相关的问题。本论文将重点关注网络切片的资源分配技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