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玉米淀粉作为原料,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无水硫酸钠做为抑制膨胀剂,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对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羟丙基玉米淀粉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制备的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旨在得到取代度较高、性能更好的羟丙基玉米淀粉,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传统法中,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丙烷添加量为10%、氢氧化钠添加量为1%、硫酸钠添加量为12%、反应温度最适为45℃、反应时间为16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取代度为0.091。在超声法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分析,得到制备其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500 W、超声时间为25 min、淀粉乳浓度为40%、环氧丙烷用量为12%、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取代度为0.182。在辐照法中,考察了辐照剂量、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氢氧化钠用量、硫酸钠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羟丙基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辐照法制备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辐照剂量为7 KGy、环氧丙烷用量12%、淀粉浓度为45%、氢氧化钠用量为1.0%,在该条件下于45℃反应8 h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的取代度为0.27。对比三种方法可知,超声方法耗时最短,产品取代度较高,辐照方法耗时也较短,产品取代度最高。在研究三种方法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时发现,三种方法制备的相同取代度的羟丙基淀粉的糊化温度基本相同,超声法和辐照法制备的羟丙基淀粉的溶解度和透光度相近,且都比传统法的要高,辐照法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析水率最低,说明其冻融稳定性最好,并且黏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