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单宁在纤维上的吸附性质及在染色中的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单宁一般为含磺酸基、芳香环、羟基的阴离子型缩合物,在印染行业主要用作锦纶染色物的固色剂、羊毛/锦纶和纤维素纤维/锦纶混纺交织物的防染剂。因此,系统研究合成单宁在不同纤维上的吸附和解吸性能以及在染色中应用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为合成单宁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有助于解释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文中系统探讨了合成单宁在羊毛、蚕丝和锦纶上的吸附和解吸性能以及在锦纶/棉、蚕丝/羊毛和蚕丝/锦纶混纺交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合成单宁的吸附性能:合成单宁在羊毛、蚕丝和锦纶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Nernst二元吸附模型;Langmuir和Nernst吸附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增大的趋势,意味着合成单宁在纤维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吸附饱和值随着温度的升高(酸性条件)或元明粉用量的增加(中性条件)而增加。(2)合成单宁的解吸性能:合成单宁的解吸性能主要取决于合成单宁预处理的温度、解吸液的pH值和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纤维的热定型等。预处理和热定型温度升高有利于促进合成单宁在纤维内的扩散程度,故导致了解吸率的降低。合成单宁在碱性条件下解吸率高,这影响了它在锦纶/纤维素纤维交织物活性染料固色阶段对活性染料上染锦纶的防染作用,但利用此特性可对合成单宁固色的锦纶染色物进行剥固色处理。(3)合成单宁对染料上染不同纤维的防染作用:纤维结构的差异使得合成单宁对染料上染不同纤维表现出了不同的防染效果,合成单宁对物理结构紧密的纤维防染作用更大。锦纶物理结构紧密,合成单宁对酸性和活性染料上染锦纶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故显示出优异的防染作用;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层的存在使合成单宁大量吸附于纤维内表层,大大降低了分子量较大且含有多个磺酸基酸性染料在羊毛内部的扩散速率,从而对此类染料表现出了很强的防染作用;蚕丝结构比较疏松,故合成单宁对染料上染蚕丝的阻碍作用很小。(4)合成单宁在锦纶/棉混纺交织物染色中的应用:合成单宁在锦纶上的吸附速度和吸附量均高于棉且对活性染料上染锦纶显示出了很强的防染作用,因此在锦纶/棉混纺交织物染色中,合成单宁可有效阻止活性染料对锦纶组分的沾污,同时基本不影响活性染料对棉组分的上染,且其防染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染料本身以及合成单宁的预处理温度。(5)合成单宁在蚕丝/羊毛和蚕丝/锦纶混纺交织物染色中的应用:合成单宁可改善蚕丝/羊毛混纺交织物用分子量较大且含有多个磺酸基的酸性染料染色后的同色性,亦可改善蚕丝/锦纶混纺交织物用多数酸性和中性染料染浅中色时的同色性。合成单宁提高这两类混纺交织物同色性的机理本质上是由于合成单宁与羊毛、蚕丝和锦纶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羊毛、蚕丝和锦纶的防染作用不同所致。蚕丝/羊毛混纺交织物用分子量较大且含有多个磺酸基的酸性染料染色时,合成单宁主要对羊毛起防染作用;在蚕丝/锦纶混纺交织物染色时,合成单宁主要对锦纶起防染作用,对多数染料上染蚕丝不起防染作用。
其他文献
刑法司法解释作为司法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克服了刑法典相对的滞后性、刑法条款的模糊性,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因而对于保障刑法典及其刑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起着不
渠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企业如何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呢?笔者总结了十多年的销售经验,创建了十条黄金法则。黄金法则一:创立以产品为中心的赢利模式企业首先推广的什么?绝不是产
既有文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讨论较多,但鲜有直接探讨地方政府干预的生产率效应。文章采用199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来测度省级全要素生产率
<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两大任务,其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称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其二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
目的:探讨口腔无痛麻醉及心理诱导对儿童牙病治疗的心理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10月口腔科就诊的(3~6)岁儿童103例,采用表面麻醉加浸润麻醉的方法及无痛心理诱导,
针对雨涝现象在我国各主要城市屡见不鲜的问题,探讨通过整合城市公园尺度上的雨洪管理和居民休憩场所的功能,协同景观雨水设施形成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雨洪公园。雨洪公园既有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常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降解性能一直不甚清楚,本文从快速降解和酶降解的角度探究和分析了丝素蛋白的降解行为,以及根据降解性能分析结果设计和改良了丝
根据1971~2010年567个中国地面观测站点的雾日数和霾日数资料,分析了我国雾日数和霾日数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利用REOF(旋转经验函数正交)分解对雾日
积极心理学发展运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积极组织行为成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以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及积极状态,进而提升组织绩效。虽然幸福感在学术界成为
摘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思维的特殊工具,产生于人类的身体经验。人类通过隐喻认知事物的过程,可以归纳为“认知-隐喻-认知”的过程。首先,人类对生活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