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改良TESSYS技术)与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给予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更优的指导方案。方法:病例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收治入院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改良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刀口大小、术中出血量;随访调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月以及半年后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记录数据均采用(?X±S)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的方法,如P>0.05则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组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X线透视次数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1)传统开放手术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以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等诸多优点,但也有X线透视次数多、手术台上病人疼痛难忍的缺点;(3)椎间孔镜技术的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