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存储系统的数据复制研究与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60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为了高效存储这些大量的数据,存储区域网FC-SAN(Fiber Chanel Storage Area Network)和IP-SAN (Internet Protocol Storage Area Network)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这两种存储网络因物理介质和传输协议的不同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需要使两种存储网络融合,互联互通。融合FC-SAN和IP-SAN的存储的环境,优点是配置很灵活,存储区域广。这种优点给备份容灾带来新的思路,在融合式存储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数据复制系统。采用软件方案建立FC-SAN和IP-SAN的融合存储:FC-SAN和IP-SAN的存储资源映射到融合管理服务器,接受FC、IP网络应用的存储请求。在融合环境上构建的数据复制系统,指定来自FC-SAN的设备作为源设备,来自IP-SAN的设备作为目标镜像设备。在融合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到写请求后,采用同步或者异步的方式发送给目标镜像设备执行,这样就可以在IP-SAN网络中备份FC-SAN网络数据,从而达到在异构网络中备份数据的目的。如果源设备和备份设备之一出现故障,服务并不中止,正常的设备继续执行I/O操作,同时在融合服务器上产生日志和位图。故障设备得到修复后,暂停I/O服务,利用日志和位图,从正常设备上读取数据发送到修复后的设备,恢复故障设备的数据到一致状态。经过系统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显示设计方案功能完备,能够在FC-SAN、IP-SAN中互相备份恢复数据,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提高,满足普通用户的需要。但方案的缺点是容易在融合存储服务器引入的延迟较大,这些有待后续工作进一步改善。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大量数字信息资源的积累,OAI-PMH作为解决大量数字信息资源互操作和共享的一个简单、灵活的协议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大多已实现的服务提供者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Internet 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分布、异构的信息源应运而生。这些信息源种类繁多、表示和存储形式各异,难以共享,给信息的消费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有效
长流识别对流量工程、网络操作和网络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大量的流测量的研究表明:在各种网络中,流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重尾特征,即大多数的流(短流)仅拥有少量的报文,而少数
现代网络的结构日趋复杂,规模快速增长,非法入侵也不断增多。传统的权限管理、防火墙等被动防御技术已力不从心。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有效地弥补了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普及、手机性能的提高以及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 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由于空间三角网划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产品数字化的进程,它可以方便,准确,快速,高效的进行物体模型建模,所以广泛的应用于CAD, CAM,逆向工程,地球信息系统,3D动画,虚拟现实(R
生物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和核心,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需要研究的蛋白质和核酸序列的信息显著增加。常见的双序列比对串行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2),多序列比对时间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病毒、木马和黑客的攻击越来越频繁。文件系统作为存储系统的核心,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系统调用作为内核和用户间的功能接口,大部分对文件系统的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写作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写作者的写作水平可以凸显其掌握语言的熟练程度,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逻辑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同时在另一方面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的逻辑资源却并不能满足相应复杂程度的系统的要求,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