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方式和行为动机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大变化就是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逐步多元化,股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应用越来越多。股改之后并购活动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并购是否创造价值,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2006年到2008年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的572个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特点。信息不对称和收购公司财务状况显著地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而收购公司的控制权、股价表现和成长性都没有显著影响。在关联并购中,控股股东没有出于控制权考虑而选择支付方式,并且也没有表明在关联并购中采取支持行为的动机,相反可能出现掏空行为的倾向,尽管这种掏空行为没有通过显著检验。而由于控股股东拥有信息优势,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关联并购中更加倾向于使用股票支付。
本文还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并购活动中鲜明的关联性特征,研究支付方式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的影响。选取我国2006--2008年间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兼并收购非上市公司的569个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考察。CAR的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股票支付时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显著为正,其他支付方式下的收购公司股东收益也显著为正但并不稳定,而现金支付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没有显著影响:关联并购中的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显著大于非关联并购的。证实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对并购财富效应的正面影响作用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并购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多元回归的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支付方式、关联并购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的正面影响。总体而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并购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股票支付比现金支付为收购公司创造更大收益,关联并购比非关联并购能够为收购公司创造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