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阶段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的实行与职业教育界多年来呼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国家扶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体现。“专升本”制度的实行为高职院校部分优秀毕业生提供了晋升本科院校,提高自身学历层次的机会。它维护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效率与公平,符合终生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而高职学生“专升本”政策的的核心问题就是作为供给方的本科院校和作为需求方的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供需均衡问题。目前,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供需主要存在着两种矛盾:一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学龄人群对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需求与有限的高等教育供给的矛盾;二是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现代化经济建设需求在数量、质量、类型、层次和结构等多方面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具有动态性、长期性和波动性。揭示这些矛盾存在的原因即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和由于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发展的相对滞后所导致的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的供给不足。本文从我国现行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的供需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发现我国高职学生“专升本”供需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入手,首先,基于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供需状况,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从国家宏观调控机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的有效协调,高职学生“专升本”的进入机制等各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其次,通过大量实证调研结果发现高职学生“专升本”现状中的实际问题,理清线索,运用教育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分析“专升本”的供给状况,通过提高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完善培养机制;增加信息沟通手段,加强“专升本”“疏导机制”;提高“专升本”供给水平,刺激有效需求,健全相应的教育法规保障体制等措施,最终为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高职学生“专升本”过程中所存在的供需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以使“专升本”的供给与需谋求一种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使我国的现行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得以健全和完善。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水平,起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进而能够促进我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多学历层次和培养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需要,也对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