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中等职业院校具体指的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或初中毕业生进行招收,同时在教育阶段展开的以培养高素养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的职业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大量劳动者的关键职责,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中等职业教育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为社会输送大批的技术人员。但我国自本科院校扩招以来,本科毕业生泛滥,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没落,尤其是中职院校因生源不足濒临倒闭。本科毕业生空有理论知识缺乏实操技能,到了企业创造不出应有的价值,一毕业就失业的就业难问题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企业招不到技术人才,重新培养非技术人才所花人力成本又非常巨大,培养周期也非常漫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各类院校办学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目前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需要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特别是要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专业与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在以上背景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2010年6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分三批遴选支持1000所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以点带面,为全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全国内地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中职示范校进行大量实地考察和材料整理,总结政府在这次改革示范校过程中的职能发挥情况,既归纳出政府在示范校项目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又揭露示范校建设中政府工作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示范校项目中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在于,政府有越位、缺位、错位方面的嫌疑,造成政府角色宏微观把握不准;政策宣导过于简陋,政府顶层设计不够,导致学校和社会对政策重视度不够,政策执行不彻底;示范校项目验收标准过于形式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监管不力;财政拨款数目过小或者资金用途不当;政府在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化方面软无力等各种现状。最后参考借鉴国际多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状况,笔者从政府职能方面提出对策:一是确保政府角色宏微观得当。二是加强政策宣导与执行。三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和规范资金用途。五是出台更多利好政策,促进校企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