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增速只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随着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逐渐突显。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而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从统计学的视角研究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总结和梳理了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然后对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分成储蓄与投资、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分散风险四个方面,基于1995-2018年相关数据,以事实金融开放度衡量金融开放综合水平,以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开放稳定、共享和谐5个方面56个指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等权重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测度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最后借助Eviews和Microfit软件,结合金融深化、金融效率、产业结构等变量,采用边限协整检验、ARDL模型以及VECM模型,对我国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包括作用方向、变动趋势和贡献程度。结果表明: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短期内也具有促进作用,其滞后效应较为明显,金融开放的影响程度在不断扩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进行测度,并将金融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在一起实证分析其影响关系。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应对金融开放制定长期战略性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动,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坚持以高水平金融开放促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