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作为明代的开国功臣兼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其成就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巨大的,而且都是后人的研究对象。由于其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之他传奇性的个人经历,他的诗词文等文学创作在元末和明初这两个不同时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和差异。而对于刘基诗词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他的诗与词这两种不同文体的结合、比较研究却一直是一个空白。本人试图从刘基独特的身世经历和历史的易代变迁这个大环境出发,尽力把他的诗与词做一个相辅相成的结合、互补性研究。全文分三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分别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刘基诗和词的研究状况。发现对其诗的研究挖掘不仅涉及到内容、思想性、艺术性而且还从各个不同角度比如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相对其词的研究则多是内容和思想性方面的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挖掘的深度和研究的广度都远远不及对其诗的研究。在第三节则主要指出刘基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全面展开论述,先分析了刘基生活于元末明初易代之际思想的痛苦和变化,及这种变化对其诗词创作风格造成的影响。其经历可分为元末战乱时期、初入朱元璋军事集团时期、明代初年政权建立直至被害去世时期,其前期诗作结集为《覆瓿集》,后期诗作结集为《犁眉公集》,词作收为《写情集》,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在前期元末战乱时代的诗词作品和后期朱明王朝建立后的诗词作品无论从风格到内容的明显差异,这是和时代大环境的背景具有紧密联系的。第三章总结出刘基诗歌具有:沉郁凝重、雄放奇崛、古朴雅健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又都是为表现他忧世之叹和忧生之嗟服务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其词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哀民生之多艰;叹壮志之难酬;愤言之不听;借景抒情、咏物寓意之作。风格特点上表现为:表现手法长于托物寄兴;行文长于铺叙;摹景状物秀丽入神。并在此基础上与同时代诗人高启词作相比较,进一步看清了刘基词的风格特点和他在当时的成就。这样使我们能从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入了解刘基词的创作特点。最后,就刘基诗词创作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给予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评价。结语部分更进一步指明刘基研究的文化和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