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与魏晋文人的艺术人生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琴与魏晋文人生活为研究对象,以魏晋诗歌中“琴”意象的生成、内涵及其文学表现作为研究视角,对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收录的魏晋琴诗进行梳理、分析,来揭示魏晋诗歌中“琴”意象的内涵与魏晋文人的艺术人生。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综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魏晋“琴”意象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阐明本文的立论基础、写作意图和写作思路。正文部分主要由三章构成:第一章,琴与魏晋文人的生活选择。首先对魏晋时期文人琴的发展作了阐述,琴、琴乐成为魏晋文人精神意志的载体。其次,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分别考察了琴在魏晋时期北方地区的文化意蕴是高洁、孤愤的文人品格,在南方地区的文化意蕴是高蹈出尘、化导人心的精神力量。最后,专门探讨了陶渊明无弦琴体现的玄学“贵无”思想。第二章,“琴”与魏晋文人抒怀的文学表现。首先阐述了琴能够成为意象的理论依据,然后统计梳理出魏晋时期关于琴的诗歌,并把作为乐器的、具体的琴与作为意象的、象征符号的“琴”区别开来,讨论“琴”上升为文学意象后的内涵。最后,继续以诗歌为中心,审视“琴”意象的文学表现,包括借助意境表现琴音、借前人典故抒情言志、感性方式的自我表达。第三章,魏晋文人的艺术人生。首先对魏晋诗歌中的“酒”意象进行梳理,发现“琴”与“酒”两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基本相似,成为诗中不可分割的两大主要意象。然后,从体悟自然山水、发现率真人格、追求玄学意趣三个方面对魏晋文人追求的艺术人生进行了详细表述。结语部分对全文主要内容与结论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从生活中的琴、诗歌中的“琴”及艺术人生三个方面重申了魏晋文人与琴的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实施环境战略和低碳经济的要求,推动了环境管理会计和环境成本核算的发展。对此,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理论与方法,然而,由于未能找到直接的成本动因,环境管理会
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从1987年发展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试点院校的规模由最初确立的51所院校到现在的235所高校,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试办队伍的数量
何绍基是晚清杰出的书法家、学者、诗人。其诗文集中有众多关于书法、碑刻、题跋、碑帖考证等内容的记述,是研究何绍基书法审美、书法观念、书法创作等重要的资料。本文从《
技术变迁是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转型的技术变迁过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技术变迁路径的因果图和系统流图;通过案例仿真实验,获取了影响技
作为高密度大都市区域的上海,目前保障房的供给模式以大规模集中新建为主,与香港地区具有相似性。本文从政策、空间、社会三个角度对香港的大型保障房住区建设进行研究,分析
《诗经》颂美诗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但却鲜有学者涉猎。本文将以《诗经》颂美诗为研究对象,以颂美传统的产生为源,以文本解读、鉴赏和艺术成就分析为
陈伯吹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研究、翻译和创作,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陈伯吹
本文以某校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为调研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环境、思政教育管理和思政教育效果四个方面收集答案,并分别
武王伐纣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故事,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和若干代人的修改和创造逐渐变得完整成熟。本文以武王伐纣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演化流变的具体轨迹及其文化价值
对不同耐盐性植物厚叶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a)、桑(Morus alba)和月季(Rosachinensis)在盐胁迫下的新梢、新根生长量等形态指标,以及Na^+、K^+、Na^+/K^+,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