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提供的分析视角,构建国际关系中的跨文化沟通模式,并通过三组案例研究规约双方在不同组织场域下的沟通形态变化,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鉴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大多从某些专门层次上对中日关系进行剖析,鲜少关注体系层面的结构性和互动性问题,而互动关系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本研究是对中日关系体系层面分析的回归。政治学理论对“制度”的理解,在理论逻辑上强调规则性以及文化对互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提供的分析视角,构建国际关系中的跨文化沟通模式,并通过三组案例研究规约双方在不同组织场域下的沟通形态变化,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鉴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大多从某些专门层次上对中日关系进行剖析,鲜少关注体系层面的结构性和互动性问题,而互动关系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本研究是对中日关系体系层面分析的回归。政治学理论对“制度”的理解,在理论逻辑上强调规则性以及文化对互动行为的约束性,关注行为体间沟通过程对互动结果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新制度主义比较分析工具“冰河模型”来探究外部环境体系与国家行为体的系统性特质和互动关系,并运用模型分别从管控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论述了中日文明特质在组织结构上的异同。基于模型的分层次结构性对比,本文阐释了中日两国行为体在“异质化”、“同质化”和“特质化”的组织场域中所呈现出的平行、包含和相交三种不同的跨文化沟通模式,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最后,本文在中日关系的热点问题中选用了历史认知问题、影视文化合作以及跨国公司经营三个案例来证实“最小化”、“忽略”和“利用”解决策略的现实应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层面上,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分层对比文化差异性和跨沟通模式的运作机制。在方法论层面上,以文明间的层次结构对比为切入点,研究互动路径,关注组织和个体间双重的适应过程。在应用层面上,系统性地归纳中日两国在不同组织场域中的跨文化沟通模式,并通过案例叙述解决策略。此外,本文尝试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不同文明间的“动态沟通”,作为研究参考工具,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国际关系研究关怀主权实体间的有效互动,在中日关系的建构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跨文化沟通策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增进中日两国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两国关系构建过程中不断趋利避害,最终实现中日关系多重均衡状态,这既是稳定中日关系大局的一种追求,也能够为营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亚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高性能储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对其环保性、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水系二次电池因其具有高电导率、优异倍率性能、经济环保、安全等特点而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相比于有机电池体系,水系电池差强人意的循环稳定性以及能量密度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而构成电池的电极材料是改善水系二次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此,本论文详细论述了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正极和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电化学性能,并对它们进行改性后应用于
在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浪潮下,个人移动设备及传感设备不断沿着微型化、智能化、共享化及网联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医疗保健、环境监测、人机互动及国防安全等各个领域,传统的蓄电池供能将不能满足或无法适应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因此驱动这些数目庞大的传感器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自2012年以来,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对环境中低频机械能源的有效收集,是可再生清洁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
“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对我国在节能提效、能源清洁生产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燃煤电厂、化工和冶金等领域,大量的热量以低品位余热的形式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跨临界CO2朗肯循环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成为了各国研究的前沿热点。跨临界CO2朗肯循环系统的核心难点之一在于紧凑式气体加热器的设计,主要是由于CO2在拟临界区热物
合成气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燃料。因其来源广泛、燃烧效率高、污染排放少,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可替代燃料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合成气的主要可燃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但因其气化工艺与气化原材料的差异导致其组成成分及含量变化较大,因此其燃爆特性复杂且极具爆炸危险性。为实现合成气的安全利用,亟需对其燃爆特性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基于小尺寸实验平台,本文对合成气-空气预混爆炸火焰在管道内的传播动力学特征开展了细
下击暴流对建筑物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尤其对于输电塔这类柔性结构。传统冲击射流模拟方法的缩尺比普遍较小,并且对移动下击暴流的模拟具有一定难度。下击暴流的大部分区域处于水平出流的壁面射流段,对结构的危害更大,正确评估壁面射流区域流场特性是正确评估构筑物风荷载安全性的关键。通过忽略下击暴流中心的冲击部分,仅仅模拟其水平出流部分,考虑其轴向对称特性,可以将下击暴流模型简化为一个平面壁面射流,从而实现常规边界
中国煤炭具有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含量和吸附量高、渗透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着煤炭安全开发和瓦斯高效抽采。随着煤层增透技术的发展,液氮循环冷浸致裂煤体抽采瓦斯的研究取得了广泛关注。在热应力和相变冻胀力等综合作用下,煤内部的孔、裂隙结构和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致使煤的吸附解吸特征改变。研究液氮冷浸作用下煤的孔、裂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演化规律及吸附变形机理对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紧紧
本文以现代汉语互文对举构式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结合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较为系统地探讨互文对举构式的产生理据、准入条件、表义特点、演化动因和认知机制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反复义表达、周遍义表达和互文辞格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全文共十三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概述,对互文对举构式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对构式框架和构式特点进行分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惠及千家万户,公共教育作为一项政府公共服务,势必会对家庭微观主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后代一生的际遇与发展。然而,教育对于社会代际流动性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社会底层的后代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更多向上流动的渠道,摆脱原有社会地位的影响;但教育也具有明显的自我实现和阶层再生产特征,因而可能成为加强代际传递、固化社会阶层的利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公共教育政策来改善社会流动性?本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多个阶段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实践,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指日可待。与此同时,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反贫困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绝对贫困快速消除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相对贫困凸显,意味
伪轨跟踪理论是动力系统定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工具。在微分动力系统中,一致双曲和非一致双曲性蕴含伪轨跟踪性质,但部分双曲系统一般不再具有伪轨跟踪性质。本文研究并证明了部分双曲流和流的拟部分双曲串的拟跟踪性质和极限拟跟踪性质。我们首先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动力系统理论和伪轨跟踪理论做了简要的概述,并且介绍了部分双曲系统的拟跟踪性质的研究现状。然后在第二章介绍了连续动力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