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缺血后再灌注虽可挽救濒临死亡的细胞,但也可加重缺血细胞的损伤,甚至导致细胞的死亡,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局部过度的炎症反应是造成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级联的炎症反应是导致细胞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能引起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本文通过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动态变化、白细胞浸润及脑病理形态学改变与相关粘附分子ICAM-1、P-选择素(P-selection)、E-选择素(E-selection)mRNA及蛋白表达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探讨粘附分子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免疫学机制。方法(1)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MCAO)模型,分为再灌注后3h、6h、12h、24h和48h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又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2)通过TTC染色、HE染色和电镜检测进行脑缺血再灌注病理形态学动态观察。(3)用酶检测技术检测缺血侧皮层和纹状体新鲜组织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动态变化。(4)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PMN浸润相关粘附分子ICAM-1、P-selection、E-selection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缺血区粘附分子ICAM-1、P-selection、E-selection蛋白的表达。(5)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脑缺血再灌注图像分析。结果(1)TTC染色观察显示:MCAO模型的梗死部位主要局限于额顶叶皮层和纹状体等区域,再灌注24h梗死面积达到峰值,48h梗死灶开始软化坏死。(2)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缺血再灌注6h开始,缺血侧皮层和纹状体缺血半暗区出现白细胞的粘附及浸润,并逐渐加剧,同时坏死灶中心区逐渐扩大。(3)白细胞活性检测:再灌注6h皮层和纹状体MPO活性均开始增加,24h进一步增加,48h达到较高值。I/R后6h、24h、48h模型组皮层和纹状体MPO活性均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4)粘附分子ICAM-1、P-selection、E-selection mRNA在脑缺血3h后在缺血侧皮层和纹状体开始表达增加,6-12h达到高峰;免疫组化证实ICAM-1、P-selection、E-selection蛋白表达在毛细血管与mRNA表达区域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其表达高峰后移,于脑缺血再灌注24h达到高峰。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ICAM-1、P-selection、E-selectio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从而促进了粘附分子介导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浸润所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选用植物雌激素鹰嘴豆素 A 进行干预治疗,观察脑缺血
文章讲述了商用车模块化开发的方式,在模块架构基础上,结合功能特性需求构建模块及变型,通过接口约束、变量与模块、整车关联关系,由模块变型通过BOM系统自动组合成客户需求
期刊
“2013年以来,经常有外国人突然就敲门进来了,有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的人。他们都是带着技术或项目来中国找合作伙伴的。仅我接待的客户就有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代表,还有斯坦福大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位于韩国的亚洲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等。”日前,在中关村鼎好大厦A座20层办公室里,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综合发展事业部刘志宏总监高兴地告诉记者,鼎好大厦是创新资源最为
TRAIL(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是新近发现的TNF超家族成员,与TNF-α和FasL一样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TNF-α和FasL的细胞毒副反应太大,他们或可引起致命性
目的:建立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模型,研究五肽化合物PLNPK对大鼠PHN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制备大鼠FX1A抗原,兔皮内免疫制备兔抗大鼠FX1A的抗血清,免
针对脱硝系统氨逃逸量大造成除尘器无法投运的问题,对涡流混合式脱硝系统进行喷氨优化试验.试验发现,脱硝出口NOx浓度在烟道宽度方向分布不均.通过调整喷氨支管手动蝶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