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积淀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独特的美学表现力。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大众心理的变更,中国画必须以新的姿态展现无限光彩永驻的一面。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探索中西色彩艺术的融合在中国画色彩语言方面的表现能力:以中国画的传统色彩艺术为立足点,以林风眠的中西调和论为切入点,横向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从而理出了一条纵向脉络,一直延伸至当今画界精英如何以现实作品展现其对于色彩规律的把握与开掘,最终导致中国画这一古老艺术形态在当今时代重放异彩遍地生花的大好格局。第一部分概述了四种主要的中国古典色彩美学思想,为后面纵向对比经过现代转型之后的中国现代色彩观提供了参照对象。第二部分则从横向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在各方面的异同之处。这样,艺术家们就能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吸收对自身有价值的东西,也为林风眠先生调和论的形成敲响了前音。第三部分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最终步入了一个尴尬境地的必然因素,从而开始向西方寻找艺术的出路的原因。并根据所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着重论述了林风眠先生的调和论在当时这个时代背景下是如何率先开拓创新的,从而引发了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第四部分则纵向对比了融合后的中国现代绘画色彩与中国传统色彩在某些方面的不同之处,以发展的眼光去总结当代画坛在借鉴西方绘画色彩艺术这条道路上,还有哪些新碰撞出的火花去值得我们再借鉴,以此来再丰富发展我们的中国绘画色彩语言。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是借鉴与融合的时代,在进一步的中西交流与对话中,呈现出了色彩趣味的多元分化。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立足于传统,以西方为参照,通过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来实现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后来以博大的胸怀广泛接受各外来文化的影响,它才开始不断走向繁荣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