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多边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七国集团的成立,它反映了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大趋势,也体现美国霸权相对衰落、其他力量纷纷崛起的事实。小多边主义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整个20世纪,多边主义都是更受青睐的一种合作路径。到了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多边主义的不足逐渐显露,小多边主义开始复兴,遍布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维和行动、核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主要问题领域。小多边主义,即在多边主义合作机制遇到挫折的情况下,三个及以上的组织内部成员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多边主义的目标,通过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在既有机制内部或外部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并在机制内部通过排他的方式进行合作的行为。小多边主义的合作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条是大国合作路径,另一条是自愿者联盟路径。G20和TPP分别是二者的典型应用。 文章以G20和TPP为案例,从组织结构、合作领域、议程设置、与多边主义组织关系、合作逻辑等方面分别进行剖析,并根据以上分析对二者所代表的小多边主义合作路径加以比较。通过对比,就机制自身角度而言,大国合作路径的成员数目更加稳定、机制结构更加松散、与多边主义组织的关系更为缓和,且其合作领域具有扩散的趋势;自愿者联盟路径的数目呈现上升趋势,机制化程度较深,同时其内在的扩张性导致该组织与多边主义组织的关系较为紧张。从合作成果看来,大国合作路径更加注重广泛共识的达成,自愿者联盟路径则倾向于具体且有约束性的行动方案的确立。从二者合作逻辑方面分析,大国合作路径暗含现实主义的大国合作观的同时遵循着沙普夫的民主合法性逻辑;自愿者联盟路径则体现了经济学理论中俱乐部理论的思想。总的看来,两大路径各具特点,并无优劣之分,需要适时选择合适的路径以达到促进国际合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