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养阴行血方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阴虚夹瘀证)的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新思路,为开发临床可推广应用的有效新剂型创造条件。 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按拟定的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养阴行血方颗粒口服,对照组予复方血栓通颗粒剂口服,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出血情况、中医证候学变化,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1)视力:两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提高,但治疗组视力提高更明显(P<0.05)。(2)两组黄斑水肿情况:两组治疗后黄斑水肿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3)中医证候: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证候,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4)视网膜循环时间:两组治疗前网膜循环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延迟,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均缩短,但治疗组缩短时间更明显(P<0.05)。(5)无灌注区面积:两组治疗后眼底无灌注区面积均缩小,但治疗组缩小面积更明显(P<0.05)。(6)眼底出血面积:两组治疗后眼底出血面积均减少,但治疗组吸收出血效果更明显(P<0.05)。(7)两组治疗前后FFA检查均未发现新生血管。(8)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养阴行血方治疗非缺血型RVO(阴虚夹瘀证),在提高视力、促进眼底出血吸收、改善黄斑水肿、缩小眼底无灌注区、改善视网膜循环时间和中医证候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其疗效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