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中BTEX的迁移规律及其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作为单环芳烃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原油和石油产品(如天然气)中,并作为工业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BTEX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其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极易进入地下环境,并严重威胁地下水的公共安全,因此研究地下水环境中BTEX的迁移规律及其原位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建立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迁移转化基本控制方程,并对BTEX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构建的固定化生物格栅系统,从微生物驯化、降解菌群落结构分析以及生物固定化技术等方面对地下水中BTEX的原位生物修复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由等温吸附平衡确定了BTEX在夹砂粉质粘土中的吸附行为表现为线性规律,通过土柱弥散实验计算得到BTEX在夹砂粉质粘土中的弥散系数和阻滞系数。对于阻滞系数Rd来说,其由小到大依次为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说明土壤对BTEX混合物各组分的截留和净化能力不同,其中对苯的作用最弱,而对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截留和净化作用相对较强。对富集驯化所得到的BTEX混合降解菌,确定了其好氧降解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值7.5、接种量为2.61 mg/L。底物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一级降解速率常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二甲苯>乙苯>甲苯>苯,而BTEX共存时由于存在竞争抑制作用导致各组分的一级降解速率常数降低。综合考虑BTEX基质利用和混合菌的生长,采用Monod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混合菌以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作为共同基质的最大比增长速率分别为0.3395、0.5199、0.6298和0.2701 h-1,而基质半饱和常数为160.6、124.6、168.3、227.8 mg/L。针对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BTEX混合基质五种驯化方式下的混合菌,研究了其菌种群结构特点并初步探讨了BTEX好氧代谢途径。结果表明:不同驯化方式的混合菌,其种群具有一定相似性和基因多样性,因此其生物降解性能不同。BTEX混合基质驯化降解菌的总DNA中含有儿茶酚-1,2-双氧酶,说明代谢过程首先是将苯系物转化为含烷基的儿茶酚,然后通过正位裂解转化为含烷基的顺式粘康酸,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转化为CO2和H2O。以固定化微生物作为反应格栅填充介质为目的,制备并比较了海藻酸钠-活性炭纤维型(SA-MB)和聚乙烯醇-活性炭纤维型(PVA-MB)固定化填充介质的微观结构、降解性能和可重复利用性,从而确定海藻酸钠作为包埋载体更具优势,而活性炭纤维是一种较好的改进载体,起到了支撑稳定结构和强化生物降解作用。SA-MB填充介质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满足作为生物格栅填充介质的要求。采用土柱实验研究了BTEX混合组分在固定化生物格栅中的去除过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生物格栅系统能够很好地去除污染地下水中的BTEX,研究结果可对现场修复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与研究不同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在临床乳前牙环状龋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乳前牙环状龋患儿共124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在肝硬化的研究中,为了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通常会涉及两种相关数据,一种是某些肝硬化指标的进展数据(纵向观测的数据),另一种是生存数据。基于数据评估疗效的最佳方法是建立
3月21日,福建省质监局召开党风廉政、纠风效能建设暨党建工作视频会议。省质监局领导班子、机关全体干部、各设区市质监局领导班子、科(处)负责人、县级局主要领导、省质监局各
描述了气缸端面密封失效过程,举出常见的失误造成泄漏的情况,阐述了法兰式静密封机理,提出了可靠的计算气缸密封垫和连接螺栓的方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了有效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可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对天气进行干预和影响。文章简单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并从人工抗旱、人工防雹、人工消云减雨、人工防雾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