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资源,在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下水的污染会导致可利用资源量日渐减少,直接影响工农业的生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东武水源地是泰安市重要的城市及工农业供水水源地,近年来水源地开采量随着用水需求的增加不断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径流条件发生改变。东武水源地补给区存在化工园,地下水存在安全隐患。开展东武水源地及周边区域的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方面的研究,能够评价该地区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潜在风险程度,可以为人们防护和治理地下水污染提供依据。为此,文章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具体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传统DRASTIC模型基础上建立适用于东武水源地的DRSIC模型评分体系。基于GIS软件,评价了研究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脆弱性强的地区主要分布大汶河区域,脆弱性较强区位于大汶河傍河,脆弱性中等区位于排污沟及南岸傍河岩溶分布区,脆弱性较弱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南部,脆弱性弱的地区主要在东武水源地开采区。(2)根据东武水源地具体实际和可获得资料的情况,构建研究区COP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平台上绘制各主控因子的分级图以及最终脆弱性的分级图,分析评价结果。(3)两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对比显示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评价指标和分级方法选取的不同会导致两种评价结果的局部差异;COP模型的评价过程更多的考虑到岩溶因素,更适用于研究区。(4)叠加研究区COP模型脆弱性指数、污染源危害评分以及地下水价值评分,得到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污染风险高的区域为化工园区和紧邻水源开采区的大汶河。基于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提出污染防护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