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鲁拉西酮是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0年批准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科临床广泛使用。虽然该药效果肯定,但鲁拉西酮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代谢反应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基于国内外关于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评价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代谢反应,为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提供选择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lsevier、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6年12月,收集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收集的文献进行严格筛查;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研究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切换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漏斗图法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合计样本量2615人。在所纳入鲁拉西酮与安慰剂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有5项提供了PANSS、CGI-S量表终点较基线评分变化、体重变化情况,3项提供了BMI终点较基线的变化值,1项提供了血糖、血脂变化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变化[MD=-5.60,95%CI(-8.69,-2.52),p=0.0004],CGI-S量表评分变化[MD=-0.31,95%CI(-0.50,-0.1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变化[MD=0.47,95%CI(0.23,0.72),p=0.0002],BMI变化[MD=0.23,95%CI(0.10,0.35),p=0.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但较安慰剂更易引起体重、BMI升高。仅有1篇文献比较了鲁拉西酮与安慰剂对血糖、血脂方面的影响,不宜进行定量Meta分析,故进行描述性研究。鲁拉西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的随机对照试验数量有限,故在疗效及不良代谢反应方面,均进行描述性研究。结论: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相比效果相当,对体重及代谢参数的影响较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