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世界各圈在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具备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外语(在我国当前主要指英语)日常交际的能力,更要求大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具备专业外语素养和专业外语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开设双语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和亮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一般是指高校试图通过大量运用外语(当前主要指英语)进行学科教学以达到培养双语人才目标的教育。它以外语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统一,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诸如双语环境缺乏、双语师资不足、双语课程与教材的选择不当、双语教学方法应用以及结果评价方式欠妥等问题,从而导致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发展步伐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迫切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寻求一套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具体可操作的双语教学策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它较好地说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崭新的认知学习理论。本文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探讨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本质和定位,以高校的双语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可以采用支架式策略、抛锚式策略以及随机进入式策略等教学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